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赵建国 王玉萍)近期,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市两会聚焦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吹响了创新突破制造强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以政领财、财随政行”作用,重点从强化要素保障及政策兑现、激励政策资金争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加力增效,为推动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支持。
强化要素保障和政策兑现。市财政部门统筹各级财政资金,结合2024年部门预算执行,突出制造强市、231产业集群、助企攀登工程等重点领域,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保障,会同市直主管部门灵活运用股权投资、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聚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落实专精特新企业支持政策,实施“三首”产品保险补偿(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支持企业主体培育和企业技术改造,强化科技创新、做强工业链条,突出典型带动,加快打造现代优势产业集群。
市县联动凝聚对上争取合力。持续放大去年我市“十强县”争取实现大满贯丰硕成果,进一步精准研究省政府“稳中向好、进中提质” 政策清单中工业强县、质量强县、现代流通强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等省系列强县激励政策,坚持市县联动,有针对性地成立小分队合力攻坚,强化信息资源共享,凝聚对上争取合力,确保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扶持。
多措并举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做好减税降费政策宣传,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渠道,充分发挥“送政策上门服务企业”常态化机制作用,帮助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税费优惠政策。密切跟踪政策落实情况,全面了解政策成效,及时研究解决落实中的问题,保障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
加大“技改专项贷”支持力度。市财政部门深化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决策部署,创新“财银企”融资联动机制,会同市工信局、金融监管局等部门出台了《关于印发济宁市“技改专项贷”贴息和担保费补助资金管理细则的通知》,着力放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发挥好财金联动作用,着力构建起财政、银行、担保全方位融资联动机制,变“竣工后贴息”为“建设中支持”,统筹用好市级技改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保费补助支持,推动全市制造业技改投资稳步增长。
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密切关注国家、省促进居民消费政策措施,尽力争取上级奖励资金,统筹各级财政资金,落实和完善财政支持商贸、文旅等领域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奖补支持,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同步支持行业商协会、重点商贸企业等市场主体举办多种形式的促消费主题活动,鼓励发展带动力强的直播电商等新兴消费模式,推动市场消费全面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