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6日
首页
第06版:

扎根基层绘“图景” 振兴乡村映“初心”

——记省政协派驻泗水县中册镇峨湾村党支部书记李齐意

■本报通讯员 孙涛 邵长喜 杨洪记

立秋时节,对于中册镇峨湾村的百姓来说,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一个普通农时节点。然而,它对于该村的“外乡人”“领头雁”——省政协派驻泗水县中册镇峨湾村党支部书记李齐意来说,却意义非凡。

村内“户户通”工程在村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低保户的危房改造顺利竣工,贫困群众实现“住有保障”的基石稳稳;11名留守儿童搭乘省政协委员协调组织的“银座号爱心快车”去日照市开展暑期游学,“山里娃”实现了看大海的愿望……这些都是李齐意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责任、勇于作为的工作中,通过积极争取、辛勤付出得来的幸福民生“图景”。

在修葺一新的村委会大院,刚忙完手头工作的李齐意热情的接待了笔者。这位从事过部队政工工作的转业干部,用非常平和的语气与笔者进行座谈交流。他在“一叶梧桐一报秋,稻花田里话丰收”的诗句里,在对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精心撰写个人总结的字里行间,向笔者细数他的基层任职路。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作为从中原大地走出来的汉子,李齐意最明白这一道理的涵义。他直言,在人生的旅途中,自己一直践行着这一道理。经过笔者了解,李齐意出生在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农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光荣入伍。经过部队锻炼,又凭着自己的刻苦努力,他入了党,并考上了军校。于是,他从一名普通的战士成长为原济南军区联勤部某部的团政委。2015年11月,李齐意又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到了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办公室,成为省政协机关干部。2018年初,省市县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号召发出后,他积极响应、主动请缨,经过相关组织程序,顺利当选为中册镇峨湾村党支部书记。就这样,省政协转业干部李齐意带着党组织的重托,开始在省定贫困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中册镇峨湾村任职。

任职初期,村庄基础设施薄弱、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环境卫生较差的村情给了李齐意强烈的震撼。然而,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难,具有军人耿直天性的他没有灰心气馁。他脑海里始终萦绕着“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的话语,那是单位领导在李齐意赴任临行前给予的殷切嘱托。他信心满满的对笔者说:“上级党组织选派我来担任支部书记,给我的命令就是要改变峨湾村的面貌。以前,作为军人,职责就是服从命令、完成任务。现在,我担任支部书记的使命就是要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一起改变村庄面貌,实现乡村振兴。我一定要完成这一任务!”

李齐意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坚信要改变峨湾村的面貌,就一定要把加强村党支部建设作为第一要务,从强化党建工作出发,狠抓基层党组织制度落实,着力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他上任后的第一核心工作就是抓班子建设,通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等制度,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健全以“村民自治章程”为核心的村规民约等一系列制度,使村务管理纳入制度化,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了不断增强。结合自己的政工工作经验,他在村党支部创新工作方法,雷厉风行抓落实、务实为民转作风,全面提升支部为民服务能力。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同时,他还积极组织党员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章党规等,带领党员到临沂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树威信、树形象”活动,成立村党员义务先锋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组织开展10余次党员清扫街巷义务劳动。渐渐地,党员身份意识不断强化,党员为民服务和带领村民致富的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李齐意这个村党支部在村内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也随之得到不断增强。

要想富、先修路。班子建强了,就要脚踏实地做工作,李齐意经过调研发现,路是乡亲们最渴望解决的难题。进村后他就谋划修路这件事,他认为要当好这个党支部书记,就一定要把村里的路修好。于是,在省政协大力支持下,他抢抓农村公路“户户通”项目机遇、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争取到相关资金100余万元,整修全村道路,铺设水泥路面总面积达1.3万平方米,有效实现“户户通”,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纯山区村庄修路难上加难。为了取土,他日夜坚守在取土现场指挥协调;为修建下水道,他一把铁锹从早干到晚,双手都起了血泡。看着刚修好的水泥路,今年70岁的村民赵连成拉着李齐意的手说:“李书记,功夫不负有心人,多亏了你这‘领路人’,乡亲们以后再也不会晴天一身土,雨天趟水过了。”

路畅村美,“颜值”永驻。路修好后,他又积极向上级协调争取项目、资金,改善村庄配套设施。为解决村里自来水浑浊、村北400亩山地浇不上水的问题,他积极与水利部门协调,争取相关资金,打了一口深水井,建设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突破历史难关,解决了该村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吃水难、浇地难等问题。在村广场上,今年67岁的党员赵庆怀对笔者说:“虽说俺李书记是济南大城市来的任职干部,但他说话办事‘接地气’,不仅挨家挨户走访帮忙解决老人的困难,还很快解决了村里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还很快解决了村里吃水难、行路难等问题,让村民们十分服气。所以,老少爷们才选他做我们村的‘当家人’。”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欢迎,李齐意的干劲就更足了。他又积极争取“一事一议”资金,维修、更换村内60余盏路灯,安装14个监控摄像头,粉刷了部分墙壁,修缮了留存的村内古宅石屋,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乡亲们把我当家人,我要把他们当亲人。”李齐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经过多方努力,峨湾村建起文化体育健身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他的动员组织下,党员代表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了“乡村儒孝讲堂”及志愿服务活动。

补齐短板,轻装上阵。在李齐意的工作日志里,记录最多的是贫困户的相关信息。去年,在全面落实扶贫保障政策的基础上,他通过深入研究,选择利用扶贫资金带动产业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子。通过不懈努力,22户贫困户落实低保救助,持续增强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力度。结合峨湾村地势高、光照条件好的优势,他积极争取10万元扶贫资金,利用村级活动场所屋顶建设了光伏电站,每年收入1.5万元左右,每名贫困人口享受700余元分红。整合70万产业扶贫资金,在县相关部门的支持协调建设下,建设了1处扶贫车间,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并吸纳至少15名村民就业。此外,他还组织成立地瓜产销合作社,与知名农产品电商平台菜网达成合作协议,帮助种植户通过互联网销售地瓜。

今年,峨湾村迎来了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多元化特色经济在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的指导思想下陆续发力,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通过公司+服务的模式,李齐意带领村“两委”在土地流转工作中再发力,在去年流转集体土地65亩和相关专业公司签订协议种植凤元红杏的基础上,今年计划继续扩大流转规模、谋划新的产业支撑,增加村集体收入。在他的带领下,村内实行“小微权力(公共服务)清单”制度。明确列出小微权力、公共服务、运行机制3类别58项内容,利用广播喇叭和公开栏进行宣传,使干部群众逐渐形成“按清单办事、依规范用权”意识,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确保村级公共权力阳光规范运行。

2019-09-26 ——记省政协派驻泗水县中册镇峨湾村党支部书记李齐意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068.html 1 扎根基层绘“图景” 振兴乡村映“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