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胡碧源)1月26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6场)——工信专场。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工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强力攻坚产业提质升级,持续深化技改投资,加力突破数实融合,助力企业创新创优,全力稳定工业运行,工业经济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聚力运行监测,保障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指导各县市区逐个企业、逐个项目测算缺口账、支撑账、增长账,科学制定攻坚方案。常态化开展“大督导、大调研、大推进”活动,对全市工业经济、助企攀登任务目标开展一线专题督导和服务,对下行的行业企业,一业一策、一企一案制定回升措施,实实在在为企业做好服务、解决问题,全力保障企业平稳运行。
聚力助企攀登,制造强市建设成效凸显。进一步优化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作战体制,深入开展“干部助企攀登”活动。围绕“231+1”特色产业集群,梳理出19条核心产业链,聘请国内专业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产业链“一链一策”深入研究,制定发展“全景图”“路线表”,形成强链补链延链项目416个。明确产业集群主攻方向,壮大产业规模。
聚力项目建设,促进工业技改提质增效。树牢技改首位意识,发挥项目奖补、贷款贴息、技改基金等政策工具的激励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特别是“零增地技改”的积极性。
聚力企业培育,推动优质企业活力迸发。制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年度培育计划,分类建立企业培育库。举办工信领域惠企政策宣讲培训会,对国家、省市出台的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装备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及各类认定进行深度解读,更多优质企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聚力创新驱动,强化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山东省煤基新材料绿色制造业创新中心入选山东省制造业创新中心,实现了济宁市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零的突破。坚持培树典型增强创新动力,做好全省民营企业家“挂帅出征”百强榜评选工作。
聚力数字赋能,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积极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市,数字经济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双千兆建设取得突破,成功创建全国千兆城市。
聚力降碳扩绿,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坚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好黄河战略专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和年度重点任务推进工作,坚决扛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治责任。加快推动“两高”项目整治,持续强化焦化企业生产运行监督,有序推进焦化行业产能整合转移。
下一步,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抢抓新型工业化发展和全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大机遇,秉承“工于事、信于行”的干事理念和作风,强力推进制造强市首位战略,奋力攻坚产业聚群强链、助企培优育强、数实深度融合、技改提质增效、企业创新创优、运行监测保障等重点任务,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强市建设的持续动力,努力推进资源型城市新型工业化的济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