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刘文萱
任城区古槐街道大石桥社区桥南街是一片老旧居民区,由楼房与平房混合组成,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小区配套资源缺乏、老旧房屋形态复杂多样且利益诉求多元,治理难度较大。为改善小区人居环境,大石桥社区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通过搭“桥”连“心”,始终把“决策共协商、建设共管理、效果共评价、成果共享用”过程贯穿小区基层治理全过程,努力提升小区“颜值”。
搭好“主力桥” 融入居民多贴心
居民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始终坚持居民事、居民议、居民定的原则,激发居民参与协商议事的积极性。社区接到居民反映小区环境卫生问题时,第一时间推动接诉即办,通过摸排与“线上+线下”收集民情民意,建立台账,及时回应居民处理结果,实现“居民有所呼,社区有所应”的良性互动模式,从而扩大居民知晓度。社区党委牵头,通过发动小区党员、楼栋长、热心居民及志愿者等力量,引导大家当好议事协商带头人,征询小区全体业主意见,将话语权、决定权留给居民,耐心回应居民疑问,与居民心贴心沟通,激发居民参与治理“主动性”,最大限度集中民智,进一步强化居民对于社区事务的参与度。经过入户、电话征询全体业主意见,并由居民自荐或推荐人选,选定每栋楼居民代表进行公示,使社区治理中的问题不仅能“看得见”,也能“管得着”。
搭好“平台桥” 规范机制多安心
为进一步畅通社情民意表达渠道,促进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始终坚持以“民事民议、民事民决”为导向,多渠道搭建居民协商议事平台,居民现场说事、面对面倾听居民诉求,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方法解决居民实际物业管理问题,共同商议方案并计划实施。有了前期居民代表与热心居民等力量的加持,在选聘物业过程中,居民在会上反映问题及意见建议,社区集中梳理居民反馈问题,集思广益,逐项研究,共同商议并确立好小区物业管理方案。后通过多次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全体业主大会、协商议事会议及入户电话征询业主意见等方式,向全体业主讲清物业的服务事项及标准,耐心解释、从容答复,获得居民理解与支持,让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
搭好“共治桥” 长效发展多放心
为持续提升小区物业服务质量,带给居民更好的服务体验,社区打破传统物业单管的模式,形成社区党委+居民代表+小区物业多方齐管的新格局,以居民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同监督物业做好服务工作。社区定期与居民代表及物业公司深度联动,组成志愿服务队伍,用志愿“微服务”带动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对小区整体环境进行巡查清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同时了解居民对物业服务方面的建议意见,不断完善服务工作,加强物业与社区沟通协作,交叉任职、双向互动,物业遇到困难能及时向社区反映,同时社区也更加方便了解居民需求,更好化解物业和居民之间矛盾,促进物业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形成“社区党组织引领居民自治、物业与网格联动共治”的良好局面,创新各具特色、富有实效的“合伙”模式,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下地社区治理和物业管理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