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鲍童 本报通讯员 师迪娜 唐丽雅
小餐桌,大文明,餐桌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关系着每位市民的身体健康,更对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起着重要作用。
“减少疾病要从细节做起,饭前洗手,夹菜用公勺公筷。”近日,在任城区金城街道洸河花园社区举行的一场公益宣讲活动中,居民刘香杰走上了“讲台”,给其他居民带来了一场有关公勺公筷知识的宣讲课。“一开始,我和家人都不习惯使用公筷,经常把公筷和私筷搞混了。为了培养家人的卫生习惯,我专门买了颜色不同的筷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家人逐渐都养成了使用公筷的习惯。”刘香杰介绍道,她不仅在家中坚持使用公勺公筷,在外聚餐时她也向身边人普及使用公勺公筷的好处,但在推广时也会遇到困难,主要是因为一些人认为使用私筷更方便,而且也习惯了用自己的筷子夹菜。“实际上,只要大家都能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刘香杰说。
围桌合食,交箸换盏,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热闹又温馨,但是,餐桌上的“筷来箸往”也为病菌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我们在就餐时如果不使用公勺公筷,就有可能增加就餐人员之间交叉感染疾病的风险。”金城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此,金城街道组织各社区常态化开展“文明餐桌 公勺公筷”等多种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大家对文明餐桌知识的知晓度,营造文明就餐、健康就餐的良好氛围,让使用公勺公筷就餐的理念深入人心。
“使用公勺公筷是提倡文明就餐的重要方式之一。街道的广泛宣传,社区的积极普及,让广大居民认识到使用公勺公筷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使用公勺公筷的习惯。”金城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共同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和谐的餐饮环境,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文明餐桌的倡导者和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