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杜文闻)1月2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精彩答卷·济宁2023”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2场)——文化旅游专场,介绍2023年我市文旅部门取得的工作成就和亮点经验。
2023年,全市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先后获得5项全省唯一、13项全省第一、72项市级以上先进荣誉,奋力推动我市文旅工作提质赋能。
文旅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强力实施“消费提振年”行动,市县两级累计举办新青年音乐节等文旅促消费活动3000余场;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梁山县公明坊文化古街夜市、太白湖露营综合体等多种沉浸式、差异化夜游项目;打造研学旅游高地,高水平举办2023中国·济宁研学旅行创新发展大会,策划推出4大研学主题、10条精品旅游线路。
全域旅游品质提升多点开花。重点推进三孔、石门山等20多个重点景区基础设施提升和智慧景区项目,举办全市文化旅游重点项目现场观摩推进会,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创建省旅游民宿集聚区2个、第四批省景区化村庄20个,新增省精品文旅名镇3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
文物保护树立典范标杆。21个项目获批2024年度省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立项,3个古遗址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项目获国家文物局2024年度项目批复立项。建成各类博物馆71家,大运河微山湖博物馆建成开馆。12项特色项目、24位代表性传承人亮相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玉堂酱园、周广胜木雕等被评为省级非遗工坊。
文艺创作成果丰硕精品迭出。4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演艺项目《金声玉振》成功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启动群众性小戏小剧“大擂台”比赛,2件作品分获全省群众性小戏小剧擂台赛金奖和银奖。
公共文化百姓乐享“文化福利”。“书香济宁”建设扎实推进,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乡村阅读活动3万余场次,6处公共文化空间入选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全市累计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6万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5万场,送戏下乡2万余场。
文旅宣传解锁文化济宁“新流量”。市县联动赴重点客源地城市举办21次文旅推介会,成功举办“2023中外青年文化交流营”启动仪式,开展“一带一路·再读中国”国际交流活动。在全省率先启动“在济宁发现中国文化”“文旅济宁”国际新媒体矩阵传播两大营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