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4日
第01版:

济宁海关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深入贯彻市两会精神 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本报通讯员 任立龙

近日,在办理完海关通关监管手续后,济宁海关辖区AEO企业小松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以加工贸易模式生产的30台履带式挖掘机,漂洋过海去向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

“近两年,在海关的指导下,我公司逐步开展加工贸易业务,由于市场形势的变化,我们的产品需要在‘内销’和‘出口’之间多次切换,逐票办理补税后再内销,不但给企业造成资金压力,有时还会延误国内市场的商机。”在一次调研过程中,小松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外贸部李环环向海关关员反映了面临的困难。在摸清企业情况和需求后,济宁海关立即启动AEO企业优先适用海关改革创新机制,指定“关企联络员”,有针对性解读改革政策,帮助企业开展集中内销业务。

为适应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促进传统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海关总署出台了推动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16条改革措施。济宁海关通过线上“关企面对面”、线下外贸政策宣讲会及“送政策上门”等多种形式,强化政策宣讲、推动落地实施。

“这次改革取消了集中内销备案手续,我们作为AEO认证企业,可以直接享受按季度集中内销纳税的便利,有了这项政策的加持,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抓住国内市场的商机。”小松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孙建设说。据测算,这一项改革实施后将为企业每年节省资金70万余元,释放人力资源近20%。

“我公司于2019年经重新认证成为AEO企业,之后在国内和海外均能享受优先通关的便利,较普通企业通关时效快、查验率低,再加上海外客户对AEO这一‘金招牌’极为认可,为我们争取更多加工贸易订单和扩大出口起到了重要作用。”小松机械制造(山东)有限公司外贸部经理韦君如是说。据统计,2023年企业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11.5亿元。

近年来,海关总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济宁海关制定优化营商环境18条具体措施,举办7期“关企面对面”活动,组建“外贸服务专家团队”,倾听企业呼声,解决50余项进出口环节困难和问题。数据显示,2023年济宁海关辖区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73.6亿元。

济宁海关副关长黄秀国表示,下一步,济宁海关将持续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精简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加工贸易单耗管理、拓展企业集团加工贸易应用范围等,叠加AEO认证、通关便利化经验复制等多项举措,助力辖区加工贸易企业企稳向好发展。

2024-01-24 济宁海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0279.html 1 打好助企纾困“组合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