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8日
第05版:

汶上县

社会心理服务给予群众“心希望”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伊凯 李行一)“在生活快节奏的压力下,长期失眠、工作力不从心,经常为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回报而苦恼,焦虑孩子的学业,对未来不抱希望等等已经成为许多‘正常人’的心理常态。”汶上县心理健康中心负责人刘川介绍,“短期的情绪低落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长期持续则会引起一系列心理疾病。”

社会心理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课题,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的平安稳定。2023年以来,汶上县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战略,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坚持党建统领,全力打造县乡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采用“嵌入式”工作模式,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公共服务各个领域,为培育健康的社会态度和社会情绪,建立正确的社会认知和积极的社会影响注入“心”力量。

汶上县深入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场地、设施建设,明确功能区布局,合理配置功能区设备,在全县打造了硬件设施完善的心理健康中心1处和183处基层心理服务站点。汶上县心理健康中心建筑面积1500余平方米,设有团体心理活动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冥想室、发泄室等多个功能室,配有心理治疗师7名、心理咨询师3名、心理辅导师4名,每周设立免费开放日,可满足心理咨询、放松减压等多项服务需求。

“依托各基层心理服务站点,通过压实部门责任,强化督导等方式,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已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汶上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办公室主任、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徐燕介绍。

社会心理服务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发力、全面合作,汶上县成立全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从卫健、教育、公安、工会、司法、民政等部门抽调17名同志集中办公,建立专班推进、任务分解、观摩评比、督导调度机制,整合全县优秀资源,建设了1支122人的心理咨询专家服务队,为全县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构建起齐抓共管、紧密协作、强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汶上县已将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纳入中小学校重要考核内容,并建立高危个体干预、转介机制。以婚姻登记处为基地,设立婚姻家庭辅导室,2023年累计帮助568个家庭走出困境,重获幸福。汶上县心理健康中心还开展了“关爱职工心理健康”系列活动,与59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心理服务协议,免费为干部职工提供各种心理服务。

“汶上县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决策部署,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强化攻坚力度,以更高站位、更优服务、更实作风,为群众提供更加温馨、便利、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汶上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专班主任、县政协主席张德平说道。

2024-01-18 汶上县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9808.html 1 社会心理服务给予群众“心希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