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访市人大代表徐庆贞
■本报记者 杜文闻
“在听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很受鼓舞,特别是2023年我市乡村振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和突破,打造省级示范区、示范村数量均居全省首位,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也在我市召开,这给了我更大的动力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市人大代表、邹城市城前镇党委书记徐庆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要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入推进“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徐庆贞说,2023年,城前镇聚力乡村振兴实践,认真落实乡村振兴“百区千村”行动计划,以山茶、渔业、漂流为重点的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多点开花、稳步提升。镇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主阵地,城前镇今年将按照报告要求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抓好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全力保障越峰生态漂流项目“五一”开园运营,集聚更多文旅项目入驻片区。用好2001万元中央预算内河道治理资金,实施6公里的南河—尚河片区河道治理工程。推动尼山红色教育片区快速发展,启动红星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教育中心。
徐庆贞表示,城前镇将重点在越峰乡村振兴片区扩容提质、康王谷4A景区创建提升、红星国防教育实训基地加速推进三个方面务实功、求实效,构建差异化的全域景区化大格局,争创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着力强化灵泉茶叶品牌培育、甘薯产业链条完善、渔业公园市场运营、生态漂流建成投运等产业振兴中的项目支撑,加快建设高品质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引领区。整合各类资源,建设以案例教学为主导的乡村振兴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做强现代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
——访市政协委员王政
■本报记者 张彦彦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我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市政协委员、山东华聚生态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政说,过去的一年,公司围绕农业科技转型升级、科技赋能农业生产等方面着力发展,先后申请创建了4个实用新型专利、山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改建一处智慧农业产业园,打造了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相融合的未来田园综合体,公司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能力迈向新台阶。
“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内容丰富、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农业界别的政协委员,我更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我认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点在产业振兴和产业带动,涉农企业可以联合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项目,以多家涉农企业主导、村集体经济组织参与、普通农户入股的形式,打造以产业为主导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王政表示,下一步,华聚生态农业将认真学习贯彻报告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这条主线开展工作,积极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实现局部产业振兴和产业带动。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扎根农业农村基层,聆听农业农村一线声音,凝聚农业农村一线智慧,为加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积极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