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6日
第08版: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全力打造“好客儒乡·宜商济宁”更优营商生态

本报通讯员 王志伟 项子龙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2023年以来,在济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行政审批局牵头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若干措施、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入开展“四上”企业大走访、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问题整改、省委巡视优化营商环境系统整治、世行指标先行研究等工作部署,持续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回望2023年,济宁市行政审批局一批经验做法获重要肯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报装一件事”被《人民日报》(2023年12月11日)头版报道“点赞”,“工程项目批后监管信息化智能化”“评定分离改革”“政务服务全科办理”获《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刊发,“工程建设审批改革”获住建部《信息简报》刊发,政务服务“高效办成一件事”系列做法获《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报》刊发。一批国家级试点、现场会议落地济宁。成功争取住建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多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企业开办审查要点线上智能应用、“电子营业执照+移动入网”融合应用等国家级试点顺利验收。先后承办住建部工程建设项目联合验收现场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市场主体登记规范化调研座谈会等,推介优化营商环境“济宁经验”。

强支撑 聚合力 健全推进体系

建强组织体系,出台《市优化营商环境指挥部工作方案》,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15项指挥部集中攻坚的年度重点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常务副市长任“总指挥”,34个市有关部门和14个县市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各条线、各领域“第一责任人”,先后召开6场高规格会议,形成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领导示范带动,建立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定期开展“企业家会客厅”座谈活动,帮助协调解决企业用工、业务拓展等方面问题。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四上”企业大走访加强政企沟通交流工作,全市9019家“四上”企业全部走访帮包到位,累计解决各类问题431条,帮助办理各类审批手续869件。

锻强业务本领。组织各部门单位赴杭州、上海、广州等地学习先进改革经验,举办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邀请各领域领导和专家授课指导,线上线下约2800人参加培训。围绕财政部提供的211道企业调查问卷题库,组织开展两次集中演练活动,先行制定“劳工”“获取金融服务”研究报告获省有关部门肯定。

强化督导推进,实行清单管理、定期通报、专项督查,按月通报省市创新提升行动落实、全市核心业务数据情况,推动我市超前完成170条“省创新提升行动”、289条“市创新提升行动”,各领域改革创新举措获省级以上简报刊发50余篇,争取省级“揭榜挂帅”项目62项、数量居全省前列。

学先进 谋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

聚焦靶向性导向,实施创新提升行动。坚持“对标先进找差距,针对问题抓整改”,在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出台《对标最高标准、最优水平 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采用“1+19”政策体系框架,实施143类289项重点任务,推动全市营商环境核心指标迈进全国一流行列,营商环境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聚焦便利化建设,提升涉企服务效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16项、省级“揭榜挂帅”项目7项,推进规划设计方案审查用时压减50%、勘验效率提升60%以上;创新工业项目建设落地“一件事”,将20多个事项30多个环节整合为7个阶段“一件事”办理,办理用时从100天压缩至45天。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市域内跨县区“一照多址”改革、营业执照“二码合一”,全市电子营业执照使用次数达130万余次。

聚焦便民化需求,推动“一件事”高效一次办。围绕个人、企业、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推出100个“一件事”套餐服务,承诺时限平均为3.78个工作日,时限压缩程度82.73%,材料压减72%,推动我市入选全省政务服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优化提升试点市,全国首创“病历掌上查”,实现病历、处方、报告等7类就医信息“一站查询”;全省首推“充电桩报装一件事”,实现新能源汽车安装电表“零材料”一键申报,获国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树品牌 优服务 实打实纾困解难

开展“宜企同行”助企行动。印发《关于开展“宜企同行”市场主体服务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市组建1560个企业服务网格、设立2000家“营商环境监测点”、聘请200位“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发“营商监测”小程序实时收集企业问题,在市域内全面铺开常态化助企服务模式,走访服务经营主体33万户,解决企业反映问题9800余条,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贷款103.8亿元。

落实涉企诉求快速响应。实行“2110”快速响应、限时办结机制,各部门接到诉求2小时内到达现场或与企业取得联系,1个工作日内向企业反馈初步办理意见,10个工作日内解决问题或服务确认,助推市场主体满意度居全省前列,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显著提高,2023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4.11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101.28万户。

营造尊商安商浓厚氛围。市县一体在省级以上媒体发布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宣传报道1.14万余篇,召开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新闻发布会216场,更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集成专栏7.61万条,各领域经验做法获《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报道1100余次,“好客儒乡·宜商济宁”营商环境品牌影响力、美誉度持续提升。

2024-01-16 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9683.html 1 全力打造“好客儒乡·宜商济宁”更优营商生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