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鱼台讯(通讯员 杨雪莲)为加强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建立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的竞争激励机制,鱼台县王庙镇突出“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三招”并用促转干部作风,努力探索有效的事业人员评聘办法,在职称管理上走出了一条改革创新的试点之路。
理顺管理机制,在“源头管理”上出真招。王庙镇印发了《王庙镇事业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认定和竞聘考评办法》,有效解决职称资格认定和聘用有关政策衔接不顺问题。创新“关口前移”,对事业中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实行源头管理机制,要求有关干部在评聘前提交个人申请报告,在干部大会上作工作述职,主动“晒业绩”“比作为”,开展民主测评,让领导评、同事议,打破论资排辈和年龄优势,以测评结果决定同等条件下意向干部的评聘优先程度。
建立负面清单,在“底线管理”上动硬招。根据职称评定和聘用的不同阶段,明确各阶段的负面情形,包括不予申报评审和聘任的5条“负面情形”、可降低聘任等级的5条“负面情形”和可解除聘用合同的5条“负面情形”,坚持树牢底线思维,重点对不服从党委政府和事业中心统一管理的、无故不参与工作等情形实施刚性约束,对不能胜任工作、不能匹配岗位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全周期、全过程“监控”干部日常行为,以明确的“底线”“红线”,彻底扭转职称申请人员有“阶段性胜利”的“躺赢”心态。
落实奖惩激励,在“考核管理”上亮实招。树立“以实绩比高下、以实绩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将事业单位职称评聘与年度考核、日常考核、干部执行力“红蓝”台账挂钩,对勇于改革创新、认真履职尽责、工作业绩突出的,在评先评优、晋职晋级等方面优先考虑,让出色的干部既得“政治实惠”又得“经济实惠”;对迟到早退、敷衍塞责、履职不力的干部取消年度评优和职称评聘资格,并根据《办法》扣除相应绩效。镇纪委联合督导组加强日常督导考核,通过大力奖优罚劣,让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的有位置,让不愿为、不敢为、不能为的没市场,努力营造一个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公平竞争环境,激励全镇干部勇于担当、敢于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