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师迪娜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网格员作为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沟通桥梁,像管家一样零距离服务辖区居民,他们用“铁脚板”精神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使居民能够“不出家门口,找到办事人”。金城街道持续坚持党建引领,整合治理力量,强化平台支撑,完善网格机制,形成了具有金城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让细“治”入“微”畅通居民幸福路。
“本周的‘周六志愿服务日’来社区小花园,社区居民张老师为大家义剪,也同样欢迎有手艺、热爱公益的居民来报名参加!”消息一发出,居民踊跃参加。金城街道梳理居民台账,及时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困难,使社会治理更加精准。
金城街道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两委”成员包保网格,与网格员互为补位,共同办理网格事务,形成了“社区—网格建设共同体”,有效解决了社区、网格工作“两张皮”现象。创建梦圆社区“不怕问题多、就怕你不说”、洸河社区“金言金语”、常青社区“有事好商量”等矛盾调解品牌,切实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喂,这是书记热线吗?我要反映楼上漏水的问题,咱能给解决吗?”2023年初,金城街道以“善政惠民”为目标,建设了“智慧大脑”指挥平台,充分运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构建起高效、协同、便利的数据共享模式。除“书记热线”受理诉求外,居民还可通过微信扫码登录“智慧金城”小程序,实时反映问题,了解惠民惠企政策,有效提升了街道发现、处置问题的能力,让矛盾在一线发现、在一线解决。
依托“金牌服务 诚心为民”理念,街道打造了“金小蜂”志愿服务品牌,注册志愿者2000多名,培育出“金惠集市”“快乐绘读”“王俊光明行”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7个。常态化开展“周六志愿服务日”活动,开展服务40轮次,740多场次,辐射群众5万余人。深化“信用内循环 服务低成本”服务理念,募集社会资源用于评选信用之星、信用商户,有效破解了财政无限兜底问题。制定《金城街道“幸福金城、红色物业”品牌实施方案》,建立社区、物业、业委会“三维”联动共治机制,开展“最美业委会与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每月对物业公司考核排名,公布“红黑榜”物业,促进物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形成“网格+志愿”“网格+信用”“网格+物业”,让网格体系架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基层党建“全覆盖、无缝隙”,社区服务管理“全天候、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