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冯润德)2023年,团市委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组织动员和广泛联络的优势,积极为青年创新创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
打造“青创济宁”工作品牌。聚焦“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创”工作目标,举办2023年济宁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青年提供技能培训、展示交流、咨询辅导、资本对接等服务,共吸引310余个项目参赛,评选36个优秀获奖项目。举办济宁市青年创新创业大会,建立投资机构、投资人与青年创客之间的对话机制,着力推动人才、项目、资本、技术等多要素集聚,吸引更多青年创业者关注济宁、投资济宁、落地济宁,构筑青年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营造浓厚氛围。开展济宁市第七届寻找“青年创业先锋”活动,评选出济宁市第七届“青年创业先锋”10人,深入挖掘青年创业典型、讲好青年创业故事、传递青年奋斗精神,用创业青年的先进事迹,引领更多青年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和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
精准专业赋能。选聘31名青年企业家、高校学者、科研专家担任青年创业导师,聚焦初创群体,与创业青年、创业项目精准结对,提供“一对一”指导帮扶。开展“青年创新创业政策直通车”系列活动,链接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各方资源,通过政策宣讲和分享创新创业经历、企业或个人风采展示等,促进青年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青年更好享受扶持政策、拓宽合作交流渠道,累计17750余人次观看直播。
强化金融扶持。推广用好“鲁青惠企贷”等“青”字号贷款金融产品,常态化开展金融机构与青年企业家、创新创业青年合作对接活动,全方位精准提供个性化服务,引导优质金融资源向创新创业青年倾斜,2023年以来,发放“鲁青惠企贷”5982.5万元,争取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为13个创业青年按照每个项目不少于5000元的标准提供直接资助。
拓宽发展渠道。完善加速器运作常态化评价机制,优化联合培养服务模式,为创新创业青年提供项目孵化、技术转化、人才培育、实习实践、金融服务等全链条创业服务,推荐优质项目参加山东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我市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潘多拉孵化器、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征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共获得一银两铜。推荐我市8名青年企业家当选为山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2个项目在青年企业家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现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