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艳伟
开展政德教育应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大力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新时代政德建设尤其是开展政德教育意义重大,这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干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
政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政德教育指对为政者(实施公权力者)进行的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从政道德品质,并把优良的从政道德品质固化为人格稳固特征而长期存在的过程。政德教育是干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干部政治理论教育、党性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学人文素养教育等相互联系,但各自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作为培养干部具有一定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政德教育,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居于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不但关系着干部队伍的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执政党的素质,不但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政德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
政德教育必须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必须严格遵守而不能含糊。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是政德的核心和灵魂。干部政德所体现的首要特质就是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如果背离马克思主义,政德修养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违背干部立政德的初衷。
同时,要坚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培育干部政德品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材功能,强调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把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学习任务来抓,不断提高干部自身文化修养和道德素质。
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结合,必须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转化。糟粕要坚决剔除,过时落后的东西要坚决摒弃,要把中华道德规范中的精华和合理内核部分保留住。对儒家文化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仁、义、礼、智、信“五常”等思想要进行批判地吸收,力求赋予其丰富的现代意义,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中国传统忠德为例。在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忠”被认为既是修身进德、学礼行礼的方法,又是处理君臣关系、为政治民的基础。孔子以文、行、忠、信“四教”育人,孟子将仁、义、忠、信看作人应当追求的“天爵”,《周礼》以知、仁、圣、义、忠、和“六德”荐举贤能,宋代则明确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看作做人的基本道德。自春秋战国始,在中国历朝历代概括的德目中,“忠”都位列其中,一直被认为是做人之重要道德。“忠”作为一个德目,伴随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历经各个历史时期的批判与传承,呈现出复杂曲折的命运,其内涵也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与创新。概言之,中国传统忠德主要体现为忠孝、忠诚、忠君。在当代政治生活实践中,忠诚、廉洁、担当成为新时代好干部的标准被提出来,忠诚成为选拔干部的政治标准和道德标准。传统“忠”德在当代政德建设中的转化与发展,可以从政德理念、政德实践层面进行转化。一方面,政德观念层面,传统忠德的内涵需要由以强调个体动机为重心的忠君爱国扩展到以责任为中心的忠于职责的行政忠诚。传统的忠君观念已失去社会基础,但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的政治责任仍然是当代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另一方面,政德实践层面,“忠”的对象需要实现“以上为中心”向“以人民为中心”转化、向信仰法律规则转化。传统上“忠”作为“三纲之首”,其内涵已经被定格在“君为臣纲”,“忠”的作用被认为是维护不平等的等级秩序,“忠”在本质上是不平等之道德。在现代社会,国家已经不再是一家一姓的国家,而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国家,随着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和依法行政理念的宣传教育,实施公权力者终将普遍树立忠于人民和法律的意识。
着力打造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政德教育基地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伟大的中华民族历经5000多年奋斗创造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了丰富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优秀的中华文化积淀了浓厚的道德思想精髓和崇高的道德理念,是滋养干部政德的甘泉,是增强干部政德素养的重要源泉。
每个地区地域,或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或有革命文化资源,或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有的以有形的实物为表现形式,诸如文物古迹、纪念场馆、博物馆,有的以无形的精神理念为表现形式,诸如长征精神、沂蒙精神、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抗洪精神等。无形的精神理念与有形的实物(事件、史实)紧密相连且展现出不同的功效,实物展现的某种精神和道德理念具有直观性和视觉冲击力,易于彰显其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积淀;无形的精神理念往往发生于具体的事件史实,是通过事件史实升华了的道德理念,具有深刻的理性感知和无限的张力。
整体看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体系较健全、教育资源较充足、培训内容较丰富。例如我们党相继建立了延安干部学院、井冈山干部学院、浦东干部学院等特色培训基地;再如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大力弘扬“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充分运用沂蒙老区的优势红色资源和宝贵精神财富,建立以提升公务员公仆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基地还需大力营建。济宁抢抓机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中组部和省委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部署要求,发挥“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特有的传统文化资源优势,把加强政德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任务来抓,打造了利用儒家优秀文化设计开发政德教育课程、突出儒家政德文化实施现场教学的富有特色及影响力渗透力的干部政德教育培训基地,与革命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的干部教育培训链条,拓展了干部教育培训领域,优化了干部教育培训布局,为积极探索将干部政德教育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教育中的以德治党路径做出贡献。
(作者系中共济宁市委讲师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