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卜帆
群众事,无小事。梁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始终秉承为民服务理念,切实解决城市管理领域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群众不满意因素,积极为人民群众解忧烦、办实事、出实招,从身边细、微、小事做起,脚步不停,着力打造“为民城管”服务品牌,促进执法监管和服务能力提档升级,不断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向好发展。
平衡“放”与“管”,盘活小地摊
“地摊经济”看似微不足道,却发挥着打通城市经济生活“毛细血管”的作用,激发“地摊经济”活力,对于增强消费、提振经济、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梁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加强城市治理统筹协调,多措并举规范地摊经济发展,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在城区范围内规划设置了5处便民早市,共计容纳摊位1000余个,有效拓展了保民生、促增收、稳就业渠道,形成了规范和服务地摊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盘活地摊经济,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为此,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制定了“三限定三不准”管理标准,从售卖区域、时间和注意事项等方面,对商户经营行为进行了统一规范,在加强车巡人管的同时,借助电子喊话监控设备,进行了无死角宣传监管,引导商户自觉遵守早市管理规定,摒弃抢摊占位、超摊经营、乱丢乱放、噪音扰民等行为,确保早市经营有序、人走摊净,切实达到了“放开不放任,便民不扰民”的目的。
破解噪音扰民难题,还静于公园
凤凰公园坐落于城区中心位置,是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唱歌跳舞、弹琴唱戏也是公园里常见的娱乐活动。然而,一群老票友高分贝的声乐演奏,使周边居民不堪其扰,县综合行政执法局也屡屡接到公园噪音扰民的投诉。为了化解群众矛盾,还“静”于公园,梁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精准施策细管理,采取以疏代堵的方式,破解噪音扰民难题。
经过多次走访周边群众,执法人员了解到,这群老票友是红旗社区的常住居民,还曾参与过“送戏下乡”等公益活动,属于常年活跃在戏台上的“资深”戏迷。执法局立即与红旗社区书记沟通,就避免扰民问题进行了提示和协调,争取到了社区支持,在红旗社区为这群老票友开辟了一处室内活动场地。这一举措,不仅有效解决了公园声乐演奏扰民的问题,还给社区内的老年群众带来了精彩的传统文化演出,老票友们再也不需要顶风冒雨室外演奏了,真正实现了三方共赢。
“小事”暖民心,服务“零距离”
为了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梁山县综合行政执法局试行“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模式,以“队员进社区、宣传进社区、执法进社区”的方式,将城市管理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最基层,通过积极与群众沟通交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城管进社区”专班在与流畅河社区召开联席工作会议时,社区书记提出了一个大难题——为小区加开一道门。该社区交房时没有规划东大门,但最近的幼儿园偏偏就在小区东边,很多居民接送孩子上学都要从正门绕两个路口,出入很是不便,无形中也增加了不少安全隐患,“加开东门”成为了小区居民的共同心愿。
尽管这个问题不属于城管管辖范畴,但本着“群众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有所需我有所解”的工作原则,县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派两名熟悉审批流程的业务骨干,协助社区联系住建、行政审批等部门进行实地勘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手续报审批办。如今,小区东门施工已经完成,居民出入畅通无阻,彻底解决了流畅河社区“出入难”的问题,获得了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