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31日
第02版:

车间评“工匠” 岗位选“状元”

兖州区:日常化选拔高技能人才

■本报通讯员 王洪玮 李洪昊 郑琪

近日,2023年度济宁市兖州区第八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分别在该区技师学院、经典重工、天意机械、山东兖建等多个赛点举办,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2万多名职工选手或启动机床、或连接焊点,在争分夺秒、毫厘必争中当“状元”、做“工匠”。

“我们建立健全了培训、练兵、比武、晋级、激励‘五位一体’的竞技长效机制,比在车间、赛在岗位,让争‘状元’当‘工匠’做在日常、成为常态。”兖州区总工会主要负责人表示。

兖州是鲁西南地区工业强县(区),区域内有造纸、化工、食品、橡胶轮胎、精密铸造、农机装配等六大产业。“过去技能大赛大多集中固定在传统制造业和建筑业上,但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组织出现,职业工种也越来越多,项目‘冠军’‘能工巧匠’的设置已不能满足要求,提高赛事覆盖面影响力已势在必行。”兖州区总工会这位主要负责人表示。为满足广大职工的技能提升需求,兖州区总工会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统筹谋划,围绕《兖州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责任清单》及兖州产业特色,重点围绕造纸、橡胶、农机等6大支柱产业,精心设置33个工种作为区级一类竞赛项目,既包括电工、焊接、钳工、数控车工等传统制造业工种,也包括中式烹调师、客房服务员、餐厅服务员等服务业工种,还涵盖保育员、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新兴职业工种,行行出“状元”、业业有“工匠”,形成了异彩纷呈、百舸争流的喜人局面。与此同时,兖州区还承办了10个市级二类竞赛项目,分别由太阳纸业、华勤集团、山东兖建等10家企业负责承办,其中经典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竞赛作为公司实施科技兴企、人才强企的重要举措,围绕焊接、起重、喷涂、电工四个竞赛项目,动员150余名选手参赛,通过赛事打造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本轮技能大赛自今年6月份启动以来,用3个月的时间累计带动了2万余名职工参赛,几乎覆盖了现有企业全部工种和一线岗位。

为提高劳动技能竞赛质效,兖州区下放办赛权限,由企业根据生产特点自行为参赛选手提供全面、系统的竞赛内容培训,包括集中授课、实操训练、赛前模拟等,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代训目标。在竞赛内容上,由各承办单位成立专门机构研究编制技术文件和试题,既突出兖州制造业核心地位,又围绕产业工人生产实际,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标准,按不低于高级工的要求命题,让参赛选手学有所获、提升技能、重在实用,夯实争当“工匠”、夺冠“状元”的硬技能、真本领。今年10月,兖州旭光月嫂职业培训学校承办了全区第一届养老护理员竞赛项目,严格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结合真实的老年人照护服务场景,精心挑选了口腔护理、翻身排痰、进食进水三项技能操作任务,着重考察选手照顾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实操能力,以及专业照护、服务技能、沟通技巧以及人文关怀素质等多方面内容。通过培训和技能竞赛,36名月嫂成为“金牌月嫂”。

评在岗位、赛在日常是兖州区培养“工匠”、打造“状元”的创新做法,引导广大职工岗位练兵,在本职工作领域练就一招鲜和独门绝技。作为山东省首批首席技师评价试点企业,山东蒂德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把车间作为比武场,同行比、班组比、“工匠”和“工匠”比,整个企业呈现比、学、赶、超生动局面。最近,该企业职工徐新武成为山东省首位民营企业首席技师,并推动济宁市新八级工制度正式建立,打破了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拓宽了技能人才发展通道,极大调动了广大产业工人工作积极性。今年以来,兖州高技能职工总量突破1.5万人大关,其中技师、高级技师3000多人。涌现出18名“兖州工匠”,其中6人分别获评省市级“工匠”。

2023-12-31 车间评“工匠” 岗位选“状元”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7655.html 1 兖州区:日常化选拔高技能人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