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郭仓镇因秦伐齐时在此设粮仓而得名,自古就是粮食丰产之地,位于济宁、泰安两市交界处,是济宁市的北大门。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和谐富美”新郭仓这一目标,郭仓镇坚持“1245”工作思路,奋力“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破题起势。
数据中看发展:
1至10月份,全镇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31万元,同比增长26%,居全县第5位;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7.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制造业技改投资1.4亿元、外贸进出口5500万元。
荣誉中显担当:
郭仓镇迎接了全国、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现场观摩,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调研组现场调研,对郭仓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成功创建省级优秀“关爱工作站”,夏庄村获评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乔村获评省级文明村,雷沃农机合作社获评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社,种粮大户郭波波获评山东省乡村好青年,实现了经济实力壮大、产业集聚提升、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安定和谐、三争成果丰硕。
党建为基 立足“新”字做文章
郭仓镇扛牢主体责任,镇党委以落实党建责任“两张清单”为抓手,强化基本队伍、基本阵地、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五个基本”,聚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全面强化基层基础保障。
树牢实干导向。完善“红黑榜”“一事一考”“一事一评”立体化考核机制,在一月一通报、一月一反馈的基础上,对考核事项一月一评价、一月一分析,并根据考核结果和述职情况优化干部结构。今年以来,已调整3名村党组织书记、15名中层干部。
激励比学赶超。开展“周述职”“上讲台”和主题观摩活动,1至9月份已开展12次上台述职、2次“擂台比武”、2次全镇观摩,覆盖全镇30名村党组织书记和32名中层正职干部,形成了“真干事、干实事、比实绩”的良好氛围。
明确全域主线。深入实施“党建+”系列活动,在每片区创建有规模、有质量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区,在每个村打造叫得响、定位准的党建品牌,在每个部门明确有实效、可操作的创新项目,实现“村村有品牌、月月有活动、部门有创新”的党建工作主线。
项目为王 突出“强”字显力度
紧扣“产业立县、制造强县”战略,重点强化“三个一工程”,加力突破招商引资和项目培育。
强化“一把手抓招商”,镇党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赴9省、直辖市和25地市上门招商,对接项目20余个。投资8亿元的鲁商集团医药中间体项目正在就选址地块进行磋商;投资1.2亿元的三峡能源项目正在办理土地手续;投资2亿元的力加力和上海杰昂装配式建筑产业园项目正在洽谈跟进。
强化“一套班子推项目”,对7个在建项目,实行一名科级干部包保、一个专班跟踪服务。高兴新材料项目一期已顺利进入正式生产,二期醇钾醇钠项目进入试生产;邦达二期项目前期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土地手续批复到位;丽达服装已完成H&M验厂,进入正式生产阶段;鸿兴检品印花项目逐步进入正常运营;瑞旭金属材料项目年底前可进入试生产。
强化“一条产业链聚项目”,围绕宁德时代产业链配套,招引了迈兴新能源负极材料项目,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和环评,正在办理土地、安评手续,同步进行场地清理。投产后年产值可达8亿元,将成为全市新能源锂电材料产业重要的研发生产基地。
以农为本 瞄准“做”字见效
郭仓镇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步伐为目标,通过“三个攻坚”,奋力打造“天下粮仓·富美郭仓”金字招牌,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攻坚粮食单产提升。建成高标准农田2.7万亩,3月份迎接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观摩会。有效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手段,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政策支持,扩面积、提单产,建成1000亩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点,郭仓镇为全市唯一承担夏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对比检测试验的乡镇,分别迎接了全国、全省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议现场观摩。
攻坚高标准农业产业。坚持用“工业思维”抓农业,把农业建设成大产业,以投资3.7亿元济宁万兴农业科技项目为基础,打造2000亩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目前已建成温室大棚5个,单体面积达6600平方米,是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蔬菜大棚。项目建成后,预计年收入1.2亿元,吸纳农民就近就业500余人,保障“菜篮子”,发展“预制菜”,夯实乡村振兴根基。今年新开发美化粉皮、陈堂黄颡鱼等多个村级产业,全镇特色农产品达14个系列、20余种,年产值达800万元,逐步实现“村村有产业、产业有特色”。
攻坚特色品牌创建。深入挖掘郭仓传统民俗文化,学习“黄河大集”模式,响应全国文旅消费复苏热潮,以李官集村为试点,5月份以“赶李官古会、赏千年古槐、品人间至味”为主题,精心组织了“李官古会”活动。8月份又以“古槐祈缘·情定李官”为主题,举办集体婚礼仪式,吸引120余家流动商贩摆摊设点,激活了“地摊经济”,吸引游客2万余人次,带动文旅消费增长120余万元,打响了“古韵李官”特色品牌,为全县趟出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发展路子。
强化保障 严明“责”字守底
产业兴,农村也要美。郭仓镇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统筹“五个坚定不移”,全面提升城镇软硬件设施,增进民生福祉。在今年10月的群众满意度调查中,郭仓镇排名全市第八、全县第三。
坚定不移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立主要负责人牵头主抓、5位科级领导干部具体负责靠上的社区建设工作专班,现场办公,每日调度,及时梳理工作、破解堵点卡点,及时督促施工单位加快建设进度,相继实施了电力配套工程、天然气接入工程、社区河道整治工程、道路工程、民生服务配套和保障工程,300户群众领取新房钥匙。
坚定不移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紧紧围绕整治目标,细化整治内容、严格整治标准、跟踪督查考核,截至今年10月,全镇已高标准整治坑塘3处,整治飞线7.5万余米,墙绘美化4万余平方米。
坚定不移完善镇村基础设施。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在6个村实施村内道路建设项目,新建沥青混凝土路面1.8万平方米,新安装路灯100余盏,栽种苗木7000余株,实施危房改造7户。
坚定不移优化教育医疗服务保障。聚焦群众对教育质量、医疗保障的关注度、期待值,注重教学成绩提升、特色教育培育“两手抓”,镇小学连续多年在全县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县第一方阵。镇中学女子排球队连续三年在济宁市排球联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夏季高考,郭仓籍学生孙烨清考入清华大学,为全县赢得了荣誉。开展大型义诊进村活动20次,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服务群众6300余人次。每年免费为慢性病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查体服务,每月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定期开展常见病防治宣传活动,普及健康生活知识。今年以来,已开展健康讲座90次,惠及群众6000余人次。
坚定不移抓好“一老一小”关怀保障。开展免疫规划工作,0至6岁常规疫苗接种儿童1339名,接种记录2092次。建设老年人食堂一处,开展老年人及慢性病重点人群免费健康查体4844人,提前完成下达的全年查体任务。实行“一名机关干部、一名村干部、一名家庭医生”三保一和“关怀互助·爱不缺席”制度,每月对独居老人、重病残疾、脱贫家庭等上门走访、电话随访、结对帮扶,真正及时掌握情况。
用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明确“镇、片区、村、网格”四级责任体系,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加强乡村法治教育和法律服务,让法治意识在全镇各村落地生花。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建材、化工、交通、燃气、食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