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王玉 孟洋洋
今年以来夏镇街道树牢有解思维,始终干在一线,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城市更新为抓手,以社会治理为重点,以增进民生福祉为目标,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攻坚克难,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党建引领 红色引擎激发新动力
夏镇街道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主线,加压奋进、勇争一流。大力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迭代升级,新建、改扩建党群服务中心6处,规范提升10处。持续提升69个红帆驿站、7个荷都驿站服务功能,打造“群众急难愁盼,就找红帆(荷都)驿站”品牌。开展“两新”组织、新就业群体党建集中攻坚行动,创新“1324”工作机制,培育“新新向党·无微不至”党建品牌。瞄准省级平台冲刺、紧盯市级平台突破,指导辖区企业申报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1个,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6个,高企申报4家,完成380人青年人才集聚任务。推进“社区伙伴计划”,抓实资源、服务、诉求“三张清单”。探索社区党组织领办“公益集市”志愿服务新模式。推行红色物业,积极探索国企物业兜底、街道领办物业、业主自治等多种模式,不断提升物业服务效能。开展物业用房规范化提升行动,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室“搬进”小区,打造“家门口服务”活动阵地。
产业升级 经济发展迸发新活力
坚持大抓项目,全力推进康源堂大健康产业园、大运河城区段保护开发、夫宇绿色食品产业园、运河湾历史文化街区等项目落地运营,全年谋划重点项目8个,计划投资32亿元,已完成投资20亿元。积极助推企业优化升级,推进昊福药业、康源堂、微山湖经贸等5家重点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6家规上工业企业工艺创新,协助20家限上批零住餐业企业破解瓶颈,有效推进补链强链精准实施。坚持挖潜与拓源双线并行,赴南京、苏州等地招商引资21次,视频在线招商座谈5次,接待来微招商考察团9次。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扎实开展集中走访和常态化走访,主动换位思考,增强服务能力,抽调218名工作人员,对推送的规上企业和24家监测点企业进行专人包保,发放惠企政策明白纸1万余份,助推营商环境整体水平不断提升。高效铺开“五经普”试点工作,快速组建企业专项普查、楼宇市场对接以及材料专项审核三大普查专班,全面摸清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夯实城市发展根基。
城市更新 品质生活展现新面貌
高位推动运河片区、新河片区城市更新,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空间,为片区提升改造打下坚实基础。盘活闲置资源,定向招引东呈酒店集团入驻建行大厦,以运河小镇为开端,对旧物、旧屋、旧址等闲置资源进行再利用,引导新业态产业入驻。大力推进13处老旧小区人居环境升级改造,改造规模46幢楼,惠及854户,面积约为9.2万平方米。
通过墙体外立面、市政管网、道路修复等改造工程的有力推进,实现对辖区基础设施修复升级。打造物管小区样板16家,创建红色物业品牌4家,树立高质量物业服务行业标杆。利用城区边角地、零碎地、闲置地等,建设贴近居民生活的口袋广场4处,新增绿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开展城市“顽疾”规范整治提升行动,重拳整治乱占、乱堆、乱建等问题,完成拆除各类违法建筑12处,拆除面积6000平方米,严密排查整治经营性自建房1360栋、其他自建房40644处,规范化改造提升中农批、四季青等3处大型农贸市场,助推辖区容貌提质升级。
创新模式 社会治理呈现新格局
着力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新机制,建立“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街巷长”五级治理体系,打通城市基层治理的“最后一米”。创新“多网融合”管理服务网格员公示,涵盖22项服务项目。充分发挥网格员巡访、民情书记联系服务群众、“红色物业”听取业主意见建议的作用,深入开展“群众接待日”活动,统一收集意见,集中协调办理,做到小事随手帮办、大事及时转办,已收集办理问题579条,办结率100%,切实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在实处。联合派出所组建社区夜间巡逻队16支,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佩戴红袖章,每天深入街巷、小区、商铺、广场、夜市摊点开展治安巡逻。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月、送法下乡、喇叭宣传等活动,依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累计摸排走访重点人群20000人次,切实守护辖区群众财产安全。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巡查整治工作,针对街道68家重点监管企业、2300余家“九小”场所,划分为16个片区,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组织应急办、行政执法、环保办形成巡查执法合力,进行日夜不间断执法检查,牢牢守护安全责任线。
文化赋能 融合发展厚植新优势
将“运河古镇”作为靓丽文化名片,围绕“夏镇八景”实施老运河综合利用和保护开发项目,逐步完成青云庵重建、运河湾立面改造、首个县级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等工程。今年以来,成功举办微山县“微山湖渔家里”民俗文化节暨“黄河大集”春节季活动、2023中国微山湖首届樱花节、2023微山湖龙虾啤酒节、2023夏镇街道运河古镇文化节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累计吸引周边及本地游客200万人次。实施“孝善养老”新模式,设立“孝善基金”组建帮老队伍,弘扬敬老传统文化。紧跟群众文体活动需求,全面提升文化基础设施,对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进行提档升级;完善微子书屋、文体活动室等文化空间,更新图书8000余册,书橱28个;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广场舞、文化惠民演出、图书阅读等形式多样、贴近群众的文体活动,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演出活动35场、送戏下乡活动48场、公益电影放映313场、阅读活动220场。
保障民生 社会事业构建新体系
坚持人民至上、民生至上,开展困难群体摸底排查和走访关爱行动、残疾人暖心行动和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行动,深化“济时救·微即助”工作,争取民政专项救助资金22万元,救助群众258人。发起设立了微山县姜肱慈善基金,募集金额100万元,用于困难群众的帮扶救助和优秀学子扶持鼓励。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人士为12名困难儿童完成微心愿,完成2名困难儿童“希望小屋”建设,高标准建设南苑社区、洛房社区2处未成年保护工作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探索敬老院公办民营运行模式,把敬老院由住养型向医养结合型转变,不断提高集中供养特困老人的生活水平和照料水平。建设幸福食堂2处,解决辖区老年人用餐难问题。夏镇卫生院组织33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共计88人,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开展入户健康巡查活动,累计走访辖区居民40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