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第106版:98邹城人民医院

奋楫扬帆启新程 赓续前行谱新篇

——邹城市人民医院仁心大爱书写高质量发展“邹医”答卷

团结奋进的医院领导班子

医院党委书记郝凤成陪同郑树森院士、李兰娟院士视察医院工作

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揭牌

介入手术

开展义诊服务活动

瓦里安直线加速器

邹城市人民医院鸟瞰图

本报通讯员 邹亦轩

邹城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等功能任务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医院,是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

医院分设孟子湖、千泉两个院区,总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66人,博士生4人,硕士研究生200人。配有128排双源螺旋CT、3.0T核磁共振、1.5T核磁共振、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希森美康全自动血液分析流水线、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GEDSA血管机等高精尖设备。编制床位2000张,开放床位1300张,1个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1个科室为济宁市重点专业,34个科室为邹城市重点专科。

聚焦学科发展。医院与高端医疗资源“联姻”,开展与树兰医疗的合作,揭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邹城医院,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和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签署合作协议。医院建设了5个院士工作室,成立8个济宁市名医工作室。加强中心建设。医院成立儿童康复中心和肿瘤中心,通过国家静脉血栓防治中心认证评审,启用残疾儿童诊断评估中心。胸痛中心获得“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卒中中心成为“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同时以“千县工程”为抓手,有序推进急诊急救五大中心和资源共享六大中心工作。深化科研教学。医院是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拥有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技能培训中心,拥有丰富的师资力量,面向本科生、专培生、进修生、护理人员等,形成集教学、培训、考试、科研一体化的临床能力培训体系,是济宁市重要的基础与临床医学研究基地。

医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院,积极承担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先后荣获“全国百姓放心百佳示范医院”“中国县级医院竞争力百强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全国医院人文建筑奖”“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优质服务单位”等荣誉称号。

医院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恪守“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的院训,崇尚“笃学砺行、敦亲睦邻、崇德尚能” 的医院精神,奉行“亲情呵护、至微至精”的服务理念,以医诚术精的形象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的满意放心医院。

11月18日,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揭牌仪式在邹城市人民医院孟子湖院区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医院管理与改革研究室主任黄二丹,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原党组成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秦成勇,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华,济宁医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王慧云,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武文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邓世春,邹城市政府副市长布方锋等领导出席活动。济宁医学院、济宁市直医疗机构和各县市区医疗机构负责同志参加活动。仪式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山东省立医院)院长赵家军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对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揭牌表示热烈祝贺,

在全体与会嘉宾的见证下,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济宁医学院党委书记张建华、邹城市政府副市长布方锋、邹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郝凤成共同为“济宁医学院附属邹城市人民医院”揭牌。

岁月流金,华年溢彩。跨越两个世纪,与新中国共同成长的邹城市人民医院,迎来自己的75岁生日。75年风雨兼程,初心如磐;75 载岁月如歌,砥砺奋进,邹城市人民医院前进的每一步,都是一次迎难而上的披荆斩棘,凝聚着全院上下的不懈努力和辛勤付出。

2018年,随着孟子湖院区的正式启用,经历体系、技术、模式、管理等一系列创新的邹城市人民医院站在新时代坐标上华丽绽放。“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医院建好,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全额投资建设了现代化大型医院,是我们补齐高端医疗这一民生短板的有力依靠。”邹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郝凤成表示,新院区投入使用以来,可以说一年一个台阶,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医院以“创三甲”为抓手,强化标准化建设,内涵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得到全方位提升,书写出一份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优秀“邹医”答卷。

党建为纲文化为魂

凝铸“邹医”内生动力

邹城地域广、人口多,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儒风蔚然、文脉绵长,素有“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东方君子之国,邹鲁圣贤之乡”等美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也为邹城市人民医院提供了厚重的人文滋养和文化底蕴。

医院溯源思今,扎根深厚的历史沉淀,汲取文化精髓,在传承中创新,凝练核心文化,建设了具有鲜明特征、丰富内涵的文化体系。围绕“仁”这个孟子思想的核心要素,提炼出“以礼存心,仁者爱人”的院训,崇尚“笃学砺行、敦亲睦邻、崇德尚能”的医院精神和奉行“亲情呵护、至微至精”的服务理念。

医院文化建设离不开党建工作的统领和“护航”。邹城市人民医院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建院,以党建将医院文化推向新的高度,提高了文化的感召力,通过红色教育、拓展训练、职工运动会、主题演讲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结合国庆节、建党节、医师节、护士节等节日创新专题活动内容,把医院文化融入日常、根植于心,推动医院文化“落地生根”,发挥其传承力、生命力与引领力,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同时,医院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医院业务工作同频共振,让党员干部成为助推医院发展的“主动力”。通过深化“党建+医疗”模式,将“支部建在学科上”,扎实推动“党建+业务”双融合、双提升。设立党员示范岗,组建红色医疗队,开展“走进基层服务”“党员服务、党徽闪亮”等实践活动,让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在一线服务群众、发挥模范作用。结合“双联双创”、民意“5”来听等活动,医院组建党员服务队,定期深入包保社区,对群众进行常态化走访、长期化帮扶、长久化联系,以优质服务、义诊活动、结对帮扶等方式,用心用情用力呵护群众健康。

借力借智同向发力

构筑“邹鲁”医疗高地

继去年8月正式启用肿瘤中心,今年9月,邹城市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肿瘤科二病区揭牌启用,这是医院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学科建设为引擎打造核心竞争力,激发学科内生动力、拓宽学科发展空间、推动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最新成果。

学科建设的高歌猛进,源自医院向上借力借智,不断与高端医疗资源“联姻”。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揭牌山东省立医院(集团)邹城医院,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签署合作协议,不断加强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交流;与树兰医疗管理集团开展合作,成立邹城市区域医学中心,建设5个院士工作室,成立8个济宁市名医工作室,形成“医疗资源共享、信息有序互通”的医疗体系,实现了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院士团队定期派各科专家来院指导,在医疗技术和疑难杂症会诊等方面效果非常好,快速提升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邹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芳介绍,医院健全“分工明确、协同有效、目标清晰、方法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控标准和规范,加强重点环节、重点技术、重点病种质控;深化院区间协同机制,老院新院并重,新院区以手术科室为主,老院区中医、康复、内科、慢病等并存,错位发展、多院区并行,构建多元联动发展新格局;实施医疗中心化战略带动学科建设,形成学科集群的强大优势,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中国标准化肝病全程管理中心山东省邹城中心,高血压达标中心基站、国家级综合防治卒中中心、心脏康复中心、肿瘤中心、儿童康复中心等如雨后春笋般茁壮而出,同步聚合、同向发力。

依托树兰医疗集团,医院抓住学科建设这个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在硬件提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注重专科中心化发展,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高质量、有特色的优势重点专科,学科建设取得了质的飞跃。截至目前,医院有感染性疾病科1个县域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等11个济宁市重点专科,34个邹城市医学重点专科;危重上消化道出血救治水平和救治能力获国家级认证、检验科实验室荣获国家认可证书并通过ISO15189评审;多项学科成果跻身全国行列,成为“胸痛中心全国心电一张网建设单位”“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全国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全国临床营养科建设试点单位”。

“引育用留”无缝对接

彰显厚重“邹医”风范

2023年8月,邹城市人民医院成为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医教研协同发展更上层楼,人才培养、教学机制改革、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医院立足长远,30多年来承担了济宁医学院、齐鲁医药学院等多所医学院校的教学任务,组建8个教研室,探索建立了一套长期自主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也因此汇聚了一批资深医学专家和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在人才培养方面力量雄厚,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自主育才之余,医院加大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招引力度,每年大约招聘30至50名本科生,并根据需要招引实用型人才。“在人才引进上,邹城市委、市政府对医院需要的人才特事特办,效率非常高。”邹城市人民医院院长秦鹏说,只要有利于医院发展、只要民有所需,邹城市对引进的各种团队和学科带头人,给予一次性安家费100万元,配套相应的科研启动经费100万元,具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备案制工作人员项目的,给予项目所需2至5倍资金,同时帮助解决家庭的一些实际困难,大大强化了引才“磁场”,为人才搭建了一个能安心干事创业的平台。

为激发人才活力,医院大力扶持中青年专家,开展中层干部竞聘,每年进行两次述职,实行末位淘汰制,在相关专业领域后三名中淘汰一个、免除其科主任职务。这项举措充分调动了科室负责人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一批中青年骨干挑大梁、当主角,打造了更加合理的人才梯队,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县域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医院营造人才发展“最优生态”,坚持外部“引援”、内部树人,注重引进名医专家坐诊带教,实现本土化人才培养与外来人才“引育用留”无缝对接;厚植创新“沃土”,出台配套政策鼓励医务人员进修学习、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修人员享受临床平均绩效、报销学习费用,人才素质和独立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的能力显著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危急重症诊疗能力不断提高,培养出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团队”。

新技术、新项目也层出不穷。树兰医疗超声科主任黄志良带领医院超声科团队开展的超声导引下经皮胰腺肿物穿刺活检术,实现了医院在腹部肿瘤诊治方面的突破,超声诊疗技术也迈向新台阶;树兰医疗特聘专家王云飞、方向明教授带领医院妇科团队成功开展的Dubuisson 术式(经腹壁人工网片无张力双侧顶端悬吊盆底重建术),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平均每年引进单边双通道内镜辅助下(UBE)髓核摘除术、腹腔镜下经腹壁横向悬吊盆底重建术等新技术项目40余项。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邹城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断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用海纳百川、兼容多元的胸怀和气魄彰显与时俱进的“邹医”风范。

2023-12-26 ——邹城市人民医院仁心大爱书写高质量发展“邹医”答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7575.html 1 奋楫扬帆启新程 赓续前行谱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