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彦彦 本报通讯员 赵璇 崔志强
“以前这一块空地又脏又乱,别说遛弯了,看见都心烦。现在建成了口袋公园,有花有草,路也平整,累了还有座椅歇歇脚,这半年多老伴的身体恢复得可好了。”清晨,家住仙北小区的王老师搀扶着行走不便的老伴来到楼下的小区公园散步,和周围邻居开心地聊着天。转角有景、深巷有花,在城市公园的绿树掩映中,一处处别具风格花园绿地,兜起百姓的“微幸福”。
城市卫生环境整洁、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家门口转角就有花园绿地……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让城市处处都有暖心小细节,这就是生活在济宁市任城区市民的深切体验。近年来,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需要、提升城市品位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与开拓创新,通过抓队伍提素质,抓机制强管理,抓创新促发展,不断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上下功夫,着力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市容市貌更加靓丽,市民生活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夯实党建引领根基 提升城市服务效率
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高度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围绕“效能提升年”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干部作风建设三年行动要求,巩固拓展“讲担当强作风,抓落实争一流”纪律作风集中整治成果。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狠抓“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严肃党风党纪,严格组织纪律,严抓廉政建设,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重要论述等最新理论成果,深化意识形态教育。今年以来,制定了《2023年党建工作要点》《三级四岗责任清单》《2023年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2023年从严治党工作方案》《模范机关建设实施方案》。狠抓常态化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干部夜校”暨业务能力素质提升专题培训,倡导文明执法,严格执法程序,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坚持站在为民、利民、便民的角度,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从源头上做好城市管理领域各项工作,积极拓展群众投诉渠道,把群众所盼作为工作“风向标”,把投诉办理当成“大事”来办,对群众意见建议、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信访投诉等问题及时受理、处办、督查、回复、反馈等工作,做到了逢会必讲、听取办理情况汇报和重点案件分析研判,让热线投诉成为及时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急事、增进群众福祉服务的有效平台。今年以来,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共收到热线受理中心转办工单案件14982件,有效办理14982件,完结率、办理率和处理及时率均达到100%,提高了社会各界对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满意度。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
城市品质持续优化
不久前,在济宁市文昌阁小学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上,学校门口放置的垃圾分类展板,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围观,城管工作人员认真向同学介绍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知识:“废纸类、废玻璃、塑料,还有金属,以及像大家常用的本子,都属于可回收物。一日三餐,产生的是厨余垃圾,其中家里盆栽修剪下的枝叶也属于厨余垃圾。”
随后,宣传工作人员在学校集体教室,为数百位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垃圾分类教育课,并带领同学认识了垃圾的四种分类方式、运输处理方式,还一起朗读了垃圾分类倡议书,做了垃圾分类小游戏。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激发了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兴趣。
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文明素质,引导社会公众普遍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形成人人动手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任城区市政园林环卫一体化特许经营项目取得明显成效,提升了城市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了“1+1+1>3”的效果,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过执法进社区、城管进社区、民意“5”来听、中高考期间“绿丝带”护考等活动,开展政策法规、便民措施、满意度工作宣传工作,拉近城管与群众的距离,打通城管服务最后一公里。开展餐厨废弃物乱丢乱倒专项治理行动,累计出动巡查人数2376人次,累计排查雨水篦子排水口2330个,整改问题31起,立案处罚28起。规范城区餐厨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置环节,对全区3100余家餐饮企业、学校、机关等进行上门走访、宣传引导,发放《济宁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新修订)宣传单1万余份,城区餐饮单位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理签约率已达到动态100%,收运率已达100%,有效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继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制定《2023 年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计划》《关于印发任城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等文件,发放宣传手册、明白纸1万余份,组织垃圾分类宣传进校园、进广场、进村居等宣传活动20余次,各社区、村居按照“四分类”标准张贴垃圾分类标识完成90%,城乡各镇街新安装垃圾分类亭150个。开展空气洁净提升行动,强化扬尘治理,采用多机联合作业,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进行全面保洁,道路湿式清扫比例达到100%,不定期实施多机联合全方位夜间洗清洁行动,有效降低扬尘污染。开展苗木病虫防治行动,共出动雾炮车、小型水车46车次、141人次,累计使用药品158箱,对各路段行道树和绿地绿化带的栾树、碧桃、紫叶李等苗木进行蚜虫病虫害防治。开展杨柳飞絮治理行动,治絮期间每日出动水车3辆,雾炮车3辆,人员30余人,对区管杨柳树进行高压喷水、喷雾,对硬化区域及时进行湿化和清扫,对绿地滞留飞絮及时湿化,有效抑制杨柳飞絮。
聚力攻坚重点项目
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聚焦重点工作,加快城市设施更新,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让城市更宜居、群众生活更便利。开展品质提升行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实施城区土门子桥翻建,完成对评定等级为B级的来鹤桥及评定等级为D级的23座桥梁维修加固。实施辖区火炬北路(任城大道—任兴路)、车轮厂东巷、济阳铁路桥、G237、S321及S319等道路照明设施提升工程,完成新建路灯2089杆。加强市政设施日常维修管理,更换路灯光源670个,加固灯杆43杆,检测变压器64处,更换电器小配件672个,新建路灯检查井254座,更换电缆2542米,维修人行道7229平方米,修补车行道油面14286平方米,修整更换路缘石、树穴石1245米,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健全优化。
开展绿化提升行动,营造优美城市环境。高质量新建口袋公园2处,提升老旧公园1处。完成北二环(共青团路—火炬路)北侧等道路绿化及琵琶山北路(任城大道—任兴路)精细化管理样板段提升项目。高标准完成共青团路北延绿化及外立面整治,累计整治墙面约2.3万平方米、屋面约8900平方米,安装广告牌约630平方米,该项目被济宁市都市区一体化建设指挥部办公室给予通报表扬。加强城市绿化日常养护管理,紧抓春季园林绿化养护“黄金期”对城区裸露地及时绿化补植,今年以来,共新增绿化面积约6.8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约251万株,城市绿化美化建设成效显著。开展净化提升行动,营造整洁城市环境。完成新一轮城乡环卫一体化招标,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各镇街按照各项标准严格要求物业公司对村庄、国省道、公厕等进行保洁、养护,并对管护情况进行监督考核。推进“厕所革命”,城区新建公厕6座,改建公厕16座,确保让群众“方便”的事更“方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7 个农村镇街每天清运300 余吨生活垃圾,全部运送至生活垃圾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达到 100%,对各镇街督导问题3941件,所有问题已整改。农村按照“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两分类进行垃圾桶布置,已全部完成。全区环境卫生程度和城市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强化市容市貌整治
城市管理精细有序
在任城区观音阁街道乐鑫社区的樱花苑小区,20号楼是一处上世纪90年代的老院子,房屋面积空间狭小,最开始也没有考虑修缮自行车存车棚。如今电动自行车、三轮车越来越多,存车和充电就成了当下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除这个问题,乐鑫社区“小院议事”民主协商会就与樱花苑物业积极沟通,网格员全程跟进协调,车棚很快得到了修缮、扩容,并增添了充电设施。
城市关爱市民,市民热爱城市。更整洁的环境、更完善的设施、更便捷的服务,有效增强了市民内心的认同感,提升了日常行为的文明度。
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标准完成了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复审工作,有效巩固双创工作成果。适时开展市容环境“十乱”专项整治行动,有力解决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城市环境秩序焕然一新。开展非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累计规范摆放非机动车3万余辆,清运共享单车3542辆,约谈共享单车运营公司2次,施划、复新非机动车停车位8万余米,有效解决乱停乱放问题。开展占道经营专项治理行动,累计规范超门头经营5480余起,整治马路市场占道经营3780余起,有效解决占道经营、超门头经营问题。开展围挡治理行动,建立围挡台账持续监管对账销号,严格查验围挡设置手续,减少围挡设立,形成常态化治理态势,共计拆除围挡210余处,整改提升破损、脏污问题围挡180余处。整改乱贴乱画677处、乱泼乱倒41起,乱圈乱占33起、乱堆乱放7处,有效改善提升城市容貌。按照“以人为本、服务便民、疏堵结合、规范有序”的原则,在苏宁广场、永鑫夜市等新设临时疏导点5处,设立西瓜临时销售点19处,市容环境、城市秩序全面提升。
同时,积极推进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工作,充分融合城区综治、警务、城管、创城等原有网格推动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协同联动”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平台接入市区两级业务系统,录入区19个区直部门和11个街道,将10个城区街道以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为界划分为291个网格,形成了一个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的综合性平台,有效提升辖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今年以来,区级城市运行管理平台共处理案件335464件,其中监督员上报246834件,监督快速上报87962件,车载分析上报252件,处置通上报145件,自建视频上报10件,案件结案率95.23%。上半年任城区智慧化城管得分为108.40分,全市排名第三位。积极组织4人参加首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数字化城管岗位技能竞赛”,获得优秀奖。
老旧小区改造注重补齐设施短板、满足多样需求,居民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数字化转型扎实推进,“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让居民少跑腿;唤醒家门口沉睡空间,建设“口袋公园”、休憩座椅……这些无不传递着城市对居民的尊重和暖意。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任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不断在提升精细度上下足功夫,持续为市民提供更快捷与优质的服务,让大家的生活更舒适、更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