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近年来,嘉祥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路径,紧紧围绕群众需求,以资源整合、理论宣讲、志愿服务、移风易俗、典型培树五项举措为抓手,切实将基层阵地用起来、工作力量动起来、各类活动做起来,让文明“沁”入群众生活。
强化资源整合 文明实践有根基
完善领导机制,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实落细。“我们通过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投入保障、协调运转机制,健全‘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真正实现了‘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类资源就汇聚到哪里’。”嘉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谷贵贤介绍。
建强实践阵地,推动文明实践载体全域覆盖。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高标准完成1个实践中心、13个实践所、381个实践站建设,实现县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在供电公司、税务局、图书馆、原乡左岸、周广胜木雕以及文明校园等机关、企业、学校建设27处文明实践基地,在各村建设文明实践家庭站1200余处,不断延伸文明实践触角,探索形成了基层文明实践新模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丰富活动形式 理论宣讲有深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原乡左岸风景区,宣讲员陈昭正动情地为群众讲解着。“老师讲得很好,也很贴近实际,我们都能听得懂,也愿意听。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我们对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更有底气了。”村民常留顺开心地说。
嘉祥县结合县域实际,不断深化理论,拓展宣讲阵地,挖掘宣讲人才,丰富宣讲载体,以小切口展现大背景,以小故事反映大时代,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弘扬主旋律、提振精气神、凝聚正能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科学理论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定向”“立心”“固本”。推动传统阵地与网络阵地相融合,实现线上线下宣讲同频共振,依托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开设《“满”声“硐”语》等线上宣讲栏目14个;挖掘资源优势,打造《师说新语》《嘉育新父母课堂》等21个线上宣讲品牌,开展线上云宣讲20.8万余场次。打造理论流动宣讲,将理论知识从会议室“搬”到室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利用小区广场、公园绿地、商圈市场等,打造凉亭宣讲、广场宣讲、车间宣讲、田间地头宣讲等各类“理论流动课堂”200余处,真正让宣讲课堂活起来、动起来。深入挖掘基层优质宣讲资源,结合区域特色融合,宣讲队伍深入基层一线,讲嘉祥人文,讲嘉祥历史,说家乡变化,晒幸福生活,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用老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事例开展理论宣讲,助力乡村振兴。
聚焦群众需求 志愿服务有特色
站或坐,看着表演,听着戏曲,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台上演员声情并茂倾情演绎,台下群众送上阵阵掌声,共同演绎美好幸福乡村生活。“村里文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有会创作诗歌的、有会打快板的,在村里村外有不少‘粉丝’呢。他们利用闲暇时间在附近村庄进行文艺志愿服务演出,把党的创新理论、先进文化传遍千家万户,深受群众欢迎。”陈樊庄村党支部书记曹守国自豪地说。
此外,嘉祥县立足群众生产生活实际,不断设计推出“礼孝祥城”“情暖夕阳”“医心医意”“童心筑梦营”等70余个受欢迎、可持续、叫得响的“爱心嘉”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由过去单一的扶弱助残向教育、文化、卫生、环保等多个领域拓展,活动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吸纳带动更多爱心人士、公益组织加入,更好地凝聚起社会志愿服务力量。
嘉祥县以“五为”志愿服务为抓手,高质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拓展。结合元旦、春节、学雷锋纪念日、中秋节、重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不断深化“五为”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共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3000余次。
在梁宝寺镇陈樊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里文艺志愿服务队正在热火朝天地表演着。舞台上清脆的梆子、传统的唱腔、演员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让群众大呼过瘾,大家三五成群,或
倡树文明新风 移风易俗有实效
“我认为选择伴侣要以人品、感情为重,不应拿金钱作标准,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会积极响应‘抵制高价彩礼推进移风易俗’的号召,不盲目攀比、不铺张浪费、不接受厚礼,让自己拥有一个节俭适度、富有意义的婚礼。”在大张楼镇开展的“摒弃婚嫁陋习 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上,女青年陈亚南说道。
近年来,嘉祥县深入开展“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红白喜事报备制度。通过广泛宣传、典型引领、建规立制等方式,推进移风易俗深植乡村土壤,持续提升了农民精神风貌,形成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连续举办“玫瑰之约”相亲会16期、青年集体婚礼或颁证仪式9届,为400多位单身青年搭建婚恋交友平台。开展“不要彩礼的好媳妇、好岳母”推选评比活动300余次,以典型带动身边人,引领文明风尚。建设和美“一分田”美德健康新生活项目,在“一分田”内打造“如此生活”文化长廊,让美德健康新生活融入乡村群众日常生活,在躬耕劳作间传承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精神。
培育典型榜样 文明实践有活力
“在我的脑海中,孝老敬亲始终是人间真情、亲情、感情的真实表达,是最具魅力和最激荡人心的字眼。14年前,我爱人的姨母一无子女、二无依靠、三无房产、四无退休待遇,而且体弱多病,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看着老人孤苦伶仃、生活艰难的处境……”在呈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杨继宏讲述了他的故事,深深感染着现场的每个人。这是一堂生动的课程,鲜活的榜样故事感染人心。
凡人善举层出不穷,崇德向善蔚然成风。近年来,嘉祥县广泛挖掘凡人善举、高度重视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各类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推荐、评选和宣传。选树了一批事迹突出、群众认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典型性示范性强的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截至目前,嘉祥县共有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1人荣获“山东省道德模范”称号、28人被评为“山东好人”、11人荣获“济宁市道德模范”称号、69人被评为“济宁好人”。
“榜样故事催人奋进,榜样也是平凡的人,如果我们留心,身边到处都有值得学习的榜样,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坚定信念、无私奉献、敢于担当的高尚品格,向我们展示着一个个平凡却伟大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只要用心,人人都能做好事,人人都可做好人。”嘉祥县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如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祥城落地生根,处处绽放文明之花,结出文明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