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之星
6.王峰:退伍不褪色奉献社会的“老黄牛”,男,54岁,鱼台县综合执法局市政设施维护科科长兼公园维护科副科长。作为滨湖街道花园社区挂职党委副书记,他践行“党员在身边、服务零距离”,变“休闲广场”为“宣传阵地”,把党的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近年来,王峰主动和公安、宣传、司法、教育等部门合作,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弘扬社会正能量,帮助230余个家庭实现团圆。
7.梁松:为困境儿童撑起一片天的企业家,男,47岁,山东松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坚持“取之社会、奉献社会,感恩社会、回馈社会”的初衷,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为有关县市区援建“希望小屋”40余座,项目累计捐款近50万元,为困境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在爱心助学、慈善捐助事业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企业家应有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8.常凤英: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困境女童,女,52岁,曲阜市时庄街道中学教师,曲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类代表性传承人。她从教三十载,爱岗敬业,师德高尚。她把剪纸艺术引进校园,丰富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她无私授教,用非遗技艺温暖了困境儿童的心。她钻研剪纸艺术,弘扬“非遗”文化,传承经典技艺。剪纸作品曾获山东省一等奖,个人获评“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诸多荣誉。
9.李大文:热心公益情系民生的好青年,男,19岁,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2022级在校大学生。作为一名在校学生,他深知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同龄人对上学的渴望。2022年,资助邹城市郭庄村困难学生小蕊,助其顺利完成学业。2023年,在网上得知四川一位学生家庭十分困难,毫不犹豫捐出1万余元助其渡过难关。在校期间,李大文参与各类公益项目,累计捐款3.2万元,用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10.朱浩源:乐于授人玫瑰的新时代好少年,男,11岁,济宁学院附中太白湖校区在校学生。2021年春节,他组织成立爱心小分队,为多位贫困儿童送去暖心礼物。2023年植树节,他捐赠40棵枣树,为绿色家园建设贡献力量。个人连年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2021年获评“济宁市优秀学生”“济宁市新时代好少年”“济宁市优秀少先队员”。他用行动诠释了“关爱他人、爱护环境、奉献社会”的爱德真谛。
1.刘庆民:守护山村百姓健康的好医生,男,61岁,泗水县苗馆镇隈泉庄村乡村医生。扎根山区行医40余年,坚守“24小时接诊出诊,先看病后付费”的从医理念,在努力守护好周边村1880名村民健康的同时,千方百计引领乡村医生开展社会公益活动,筹建以“村卫生室+幸福院”农村养老新模式的隈泉村幸福院,为孤寡老人提供治疗和照料。获评“全国医德楷模”“中国好人”“山东好人”等荣誉。
2.王广杰:感动中国的82岁“电工爷爷”,男,82岁,济宁第三职业中学退休教师。他一生热衷电工,践行回报社会、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信条。在光荣退休后,发挥余热把课堂搬到抖音直播间,用通俗直白的语言向大众科普电工知识,在抖音收获84万的粉丝。2022年,入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集体奖“银发知播”。获评中国网事感动山东2022年度网络人物、“山东好人”、省级宣讲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3.卞美丽:免费“爱心面”传递大温暖,女,42岁,兖州区大安镇西北店村村民。为帮助收入微薄、遇到困难的人,2022年,卞美丽推出提供免费“爱心面”服务。她对待顾客如朋友,对待店员如家人,颇受顾客欢迎。对不少顾客而言,这是一家暖胃的餐馆,更是一个暖心的场所。卞美丽也因待人热情、真诚,被很多熟悉的老顾客亲切地唤作“美丽姐”,获评“济宁好人”“山东好人”。
4.颜宁:用传统文化唱响新时代乐章,男,39岁,兖曲社文化产业(济宁)有限公司社长,兖州区曲艺宣讲志愿服务队队长。2019年,创办曲艺相声园子“兖曲社”,组建曲艺宣讲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戏下乡”文艺志愿服务、非遗曲艺进校园等300余场。在传承和弘扬曲艺文化中践行志愿服务精神,把党的“好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获评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济宁好人”等荣誉。
5.王丽珍:“亮丽”而行的女子盲人门球冠军,女,20岁,中国残疾人盲人门球运动员。1岁被诊断为视力残疾一级,2016年进入国家盲人门球训练基地训练。先后斩获2017年盲人门球全国锦标赛女子团体金牌、2021年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盲人门球团体第五名、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女子盲人门球团体银牌。2023年杭州第四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女子盲人门球决赛,她和队友以绝对优势夺金。
1.王少朋:“湖上鸿雁”14年跑了30万公里水上邮路,男,40岁,微山县邮政分公司南阳支局的投递员。自2007年以来,他一直负责南阳支局唯一一条水上邮路,服务沿线7个村3500多位村民,每年投递报纸1.3万多份、包裹5000多件,投递准确率达到100%,14年里,他累计走了30多万公里。有人称他是“湖上鸿雁”,也有人说送几份报纸不至于这么拼,而他认为,报纸再小,保证能每天及时送达,不出差错,这就是他的职责。
2.李法真:“老骥伏枥”的抗战老兵,男,95岁,邹城市唐村镇西颜庄村村民。他历经渡江战役、孟良崮战役等大小战斗三百多次,身体负伤七次。1963年,被选为西颜庄村支部书记,带领西颜庄村完成了基本农田和经济发展规划,在全县率先提出了打方修路政策。1980年光荣退休后,他义务开展红色故事宣讲上千次,引导广大群众诚德俭廉。
3.高化盈:年逾九旬坚持开展爱国主义诚德教育,男,92岁,曲阜市王庄镇裴庄村村民。他1948年1月参军入伍,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一头花白的头发,但身着军装的他依旧精神抖擞,积极投身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老中青三代人共话百年党史”“老兵永远跟党走,党旗飘扬在心中”等宣讲活动近百次,以实际行动践行对党忠诚、对群众忠诚的初心和使命。
4.张士科:将“沉睡”土地再“生金”的人,男,41岁,泗水县华村镇开新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他从青岛回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精心打造开新种植家庭农场,通过土地流转每年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辐射带动周边50余个村500余人,每年增收8000余元,建成了标准化露天草莓种植基地,CF1品种单产突破7428斤,均产稳定在5500斤,努力打造成全国最大的露天草莓标准化种植基地。
5.刘玉志:葡萄棚里种出“甜蜜”生活,男,65岁,高新区王因街道台庄村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他全身心投入强村富民工作中,把全村1180亩土地进行土地流转,建设560亩的精品葡萄采摘园,注册了“甜万佳”葡萄产品商标,培育30余个葡萄品种,合作社年收入1000万元,村民人均年分红2000元,每年投入80万元为全体村民免费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将台庄村变成了产业兴旺发达的先进村。
诚德之星
6.徐昕:用心用情用行做群众的知心人,女,44岁,任城区阜桥街道新刘庄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自2001年以来,她一心为居民排忧解难,成立社区“同心社”“爱心社”“匠心社”等社团组织,将积极参与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的居民纳入社区信用体系建设,孵化出了“巧手妈妈”小组,创建了社区“爱心储蓄”银行、社区“同心驿站”和“得欣益家”养老服务中心等,辖区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7.陈宝磊:让绿色成为农业发展最鲜明的底色,男,32岁,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承担了省农业农村厅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工作,诚实守信是他的做人准则,引导广大农户全部统一回收处置农药包装废弃物,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在他的带领下,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统防统治星级服务组织、山东省供销农业服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山东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与处置试点单位荣誉。
8.闫庆康:勇当“领头雁”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男,34岁,山东康源堂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他利用微山地区优势水域资源,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全县260余户进行水生中药材养殖。在采煤塌陷区,利用水上光伏板下水域,养殖药用水蛭600亩,通过技术培训、提供种苗、签订回购协议等支持方式,带动塌陷区养殖水蛭2000余亩,为周边群众的就业、生活提供了坚实基础。
9.王宝石:诚信经营为企业送上“定心丸”,男,42岁,曲阜市虹飞电缆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公司作为山西焦煤集团、中煤集团等矿用电缆物资供应商之一,在采购方资金拨付不及时等情况下,他主动承担起供应商应有责任,为了公司的信誉毅然按合同约定预先发送7000万元货物,保证了采购方物资储备。他从不敷衍塞责,始终保持诚信的原则,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和信任,也赢得了公司和同事的赞扬。
10.张舒婷:柔肩担风雨巾帼绽芳华的好军嫂,女,35岁,泗水县农业农村局职员。在工作中,她秉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态度,获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质量工程师中级职称”等,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家庭中,身为军嫂的她既是女儿,又当“儿子”,全力支持家人安心部队服役,成为家中的贤内助、“勤务兵”,生动塑造了新时代军嫂的良好形象。
1.王俊:用道德之光照亮光明路的“盲人按摩师”,男,41岁,任城区王俊推拿中心负责人,济宁市盲协副主席、任城区盲协主席。他7岁不幸致盲,但失明不失志,先后培训盲人保健按摩师200余人,就业率100%。100余名盲人在他引领下,孵化成功返乡创业,带动更多盲人实现人生价值。获评“中国好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济宁工匠”“齐鲁工匠”等荣誉。
2.李瑞德:替兄还债彰显诚信仁义,男,53岁,梁山县黑虎庙镇西小吴村村民。他自幼双腿残疾,哥哥2011年又不幸患病离世,嫂子改嫁后两个年幼的孩子无人照顾,欠下21万元债务。面对高额负债,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坚持替兄还债,并精心培养侄子侄女成才,2022年侄女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李瑞德用责任担当诠释了一诺千金的含义,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激励温暖着人心。
3.翟跃跃:用爱诠释“四有好老师”真谛,女,40岁,曲阜市鲁城街道春秋小学任教数学教师兼教务主任。工作中,她是勤耕不辍、博爱学生的好老师。在生活中,她是孤困儿童的“好妈妈”。她为孤困儿童建立档案,无微不至地关怀、疼爱这些孩子。获评曲阜市最美“爱心妈妈”、济宁“身边的榜样”师德师风资源库、济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济宁市“四有好老师”“山东好人”等荣誉。
4.杨传来:微山湖上的健康“守门人”,男,50岁,微山县高楼乡渭河村卫生室负责人。渭河村是微山湖的一个水上渔村。杨传来大学毕业放弃县人民医院的工作,在碧波荡漾微山湖上行船26载,治病救人、健康保健、疾病预防,用行动诠释医者仁心,以奋斗者的姿态做百姓健康的“守门人”。如今,渭河村521户,近1600口人,除了常年在外跑船的村民,杨传来都了如指掌。
5.李鹏:乡村振兴路上的“新农人”,男,36岁,山东省李老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尽力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助力乡村振兴。公司获评“好品山东、乡村名品”“山东省知名农产品品牌”等荣誉,李鹏荣获“济宁市乡村好青年”“济宁乡村工匠”“齐鲁乡村之星”等荣誉。
仁德之星
6.李嘉:倾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达人,男,36岁,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广安家园社区曹庄党支部委员。他把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作为RH阴性O型血人,他总计献出全血4000毫升,成分血100余个治疗单位,为17人带去生的希望。2017年,李嘉成为一名党员,他协助成立广安家园社区“百事帮”,以身作则营造“远亲不如近邻”文化氛围,得到街坊邻居的广泛认可。
7.吕国庆:精诚为民甘于奉献的村干部,男,43岁,金乡县霄云镇吕庄新村党组织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探索“党建引领+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发展大棚瓜果种植,帮助村民增收致富。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为村内20余名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生活物资,解决实际困难。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现场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打通民心“最后一公里”。
8.史慧英:扎根基层、情系百姓的第一书记,女,52岁,曲阜市政协提案和人资环工作室主任,泗河共富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王庄镇后孟村第一书记。她身患乳腺癌十年,用勇于担当的工作作风、热心公益的生活态度鼓舞着身边人。2020年以来,她连续参加三轮驻村帮扶任务,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治理,将美丽庭院建设成为乡村治理、基层党建的新平台,累计捐款捐物20余万元。
9.王鹏:情系病患的乡村医生,男,42岁,梁山县小安山镇东张庄村民。他身残志坚,少时立志学医,学成归乡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他精心对待每一位患者,虽然行动不便,但无论下雨下雪,他都随叫随到。十五年如一日,他用残疾的身躯、对家乡的挚爱,诠释着人间大爱,成为村民的健康守护者。2018年9月,获评“中国好人”。2019年12月,获评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称号。
10.孔繁鹏:从导游到导学, 初心不改以文化人,男,48岁,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现场导学、讲师。他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讲工作,出色完成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的接待讲解任务,受到各级领导和学员一致好评。他不断打造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专题课程,为打造济宁文化名市的城市名片做出积极贡献。获评“中国好人”、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旅游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何国珩:传递孝道的“明白人”,男,60岁,京杭社区鲁抗小区党支部书记。他把小区当作“大家庭”,倡导“孝爱+互助=和谐+幸福”理念,每年为居民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百余起,关爱走访老人200余次,他以《学党史、讲家风、传孝爱,永远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题,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公益宣讲56次,用自己的孝、德之心诠释和传递着人间的大爱、大孝。
2.彭文翠:带着叔公改嫁,30年孝心坚守的好侄媳,女,53岁,汶上县军屯乡北陶村村民。她30年如一日照顾双目失明、孤身一人的叔公公,凭借一颗孝心,哪怕丈夫去世后重组家庭,坚持带着叔公公改嫁,用自己柔弱的肩膀为叔公公撑起一片天。青丝褪尽,华发渐生。面对生活的酸甜苦辣,她报以微笑,并以她独有的淳朴、善良、勤劳和坚韧,彰显着孝老爱亲的高尚品德。
3.王景全:“脊梁不弯”的躬行者,男,54岁,兖州区新驿镇堰头村村民。身患腿部残疾、身高只有1.6米的他却毅然担起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和80多岁老母亲的重担。为了照顾家里,至今未婚,更是放下手艺,每天起床生火、烧水、做饭,专心做起了“全职保姆”,8年多时间里,他担起了这个家的全部,日复一日从未懈怠,没有怨言,他虽然不高,却是爱的巨人;虽然驼背,却是家的脊梁!
4.郭兰林:一个家庭的顶梁柱,男,51岁,兖州区小孟镇环卫所所长。他视岳父岳母为亲生父母,成为妻子及岳父母一家的坚实依靠,他日复一日地守护,陪伴岳父、岳母等人走过了患病岁月,用二十多年的真情陪伴患有二级精神残疾妻子走过人生大半辈子,用大爱为其撑起了一片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孝老爱亲的模范榜样。
5.岳远喜:“抚老助困”热心公益的“大忙人”,男,55岁,济宁富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济宁精忠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把社会老人看作亲人,每逢过年和中秋节,陪伴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过节成了他三十年来的“必修课”,除了送慰问品之外,还积极联系各界人士参加义演,将所得善款悉数捐赠给困难群体,生动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公益事业的热忱之心。
孝德之星
6.房昭兰:不离不弃诠释爱的坚守,女,58岁,兖州区新驿镇型堂村村民。1994年,丈夫突发精神失常,为给丈夫治病,她变卖家产四处求医问药,有好心人劝她改嫁,但她却从未动摇,一心一意照料好丈夫、婆婆,养育好女儿。29年的时光,她吃了很多的苦,一个人肩负着家里所有的负担,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用善良和耐心面对着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温暖着家庭的每一分每一秒。
7.王庆习:爱满德孝的税务干部,男,61岁,国家税务总局汶上县税务局退休干部。他燃烧最美的年华,退伍转业后,主动放弃在县城工作的机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山区乡镇所上班,只为倾心奉养身患病疾的高堂父母;大哥意外身亡,他精心养育幼年丧父的侄子侄女;本村86岁高龄的孤寡老人无人照料,他主动接回自己家中精心照顾、日夜守护,用凡人善举传承了爱满德孝的宝贵品格。
8.黄秀英:爱不分家的“好婆婆”,女,56岁,任城区李营街道郑庄村村民。她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儿子结婚后,在得知亲家生重病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后,她义无反顾拿出家中几十万元钱救治亲家。为了不让儿媳为难,主动让儿媳把亲家接回家一起居住,儿媳被婆婆的宽容大度所感动。她的事迹获得了左邻右舍交口称赞,纷纷为黄秀英竖起大拇指。
9.杨继宏:用时光诠释孝老爱亲,男,55岁,嘉祥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资本运营科科长。生活中,他十四年如一日,用宽大胸怀担当着好丈夫、好外甥女婿角色的责任,十四年来,他将配偶姨母视为自己的母亲,亲自给老人制定食谱,一日三餐不重样,一直陪伴老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用温暖的双肩、温馨的双手践行着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10.张珍:用爱温暖“两个家”,女,53岁,任城区喻屯镇九子集村村民。十年来,她是“别人家里的希望”,主动承担起照顾身患冠状动脉硬化的大娘魏周氏,将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条。同时,面对着突发脑溢血导致半身不遂的大伯,她又承担起两人的照料任务,没有一句抱怨,多年来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得大伯原本悲惨的一家重新焕发生机,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编者按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大力倡导善行义举、弘扬社会正能量,让崇德向善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市委宣传部在全市广泛开展了2023年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评选和推荐活动。经评审,选拔出40名“榜上有名”先模人物,他们以无私奉献谱写人间大爱,以无畏义举彰显社会正气,以无限真情传播文明风尚,为全社会树立了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和标杆。现将2023年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名单予以公示,用鲜活的榜样、身边的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