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本报通讯员 唐岩 张清良
“刚刚结束的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站在更高起点上,为明年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吹响了争先冲锋号,发出了进位动员令。”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孟凡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孟凡璋谈到,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锚定“保五争三奔第一”目标,全力打好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组合拳,推动全市经济稳进向好,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争取竞争性资金191亿元、无偿资金31亿元,7个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134个项目纳入省重大项目清单,推动4个县市区获评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4个县区、7家园区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成功创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获批全国婴幼儿照护示范城市,全市发展改革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孟凡璋表示,全市发改系统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大会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强力开展“1237”行动,在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强市上走在前、当标杆、作示范。打好经济运行主动仗,高点定位发展目标,拉高标杆、奋勇争先,实行月通报、季评价、年考核,实现主要经济指标争先进位。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施重点项目“1122”工程,即谋划推进1000个省市县重点项目,重点突破10个超百亿、20个超50亿、20个超30亿项目,实行领导包保、“一对一”服务,全年形成2000亿元投资拉动。同时,下好对上争取先手棋,启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谋划一批重大战略事项,抢抓万亿国债政策机遇,争取政策项目200项、到位资金突破250亿元;争当县域经济排头兵,实施“经济强县领跑、特色强县示范、薄弱项赶超”计划,加力突破百亿产业、百亿园区、百亿强企“三百”工程,推动县域经济整体位次前移。
孟凡璋说,全市发改系统还将围绕黄河国家战略,谋划实施黄河流域重点事项300项、省市重大项目20个;围绕“双碳”战略,推动5个整县分布式光伏试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80万千瓦;围绕新能源汽车消费,实施“电化行动·低碳济宁”五年行动,强力突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全市域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格局。此外,还将抓好4个省级综合性试点区域、7个试点园区、16家试点企业示范作用,培育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2个国家“十四五”重大支撑性项目,省级“雁阵形”集群达到11个,探索绿色发展“济宁路径”。并出台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7大提升行动、5大工程,抓好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打造全省两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国家两业融合项目经验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