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第44版:T36创新发展发行部

回望来时路 扬帆再出发

让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地实施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新冠疫情之后经济社会全面复苏的关键一年,更是《济宁日报》复刊40周年。发行部从1993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峥嵘岁月,回望过去三十年,因为与济宁报业传媒集团的发展同行,发行部也走过了“铅与火”的时代,经历了“光与电”的洗礼,在迎来“数与网”的考验的同时,也书写了自己的光辉历程。

《济宁日报》迎来自办发行

实现“双丰收”

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报业活力,1993年,市委办公室专门下发《关于做好济宁日报发行工作的通知》,批准《济宁日报》从1994年起实行自办发行。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和报社党委的领导下,报社组建了发行部,全面负责报纸的发行工作。由报社聘用主任、副主任各1名,设业务人员2人,内勤人员2人,在全市12个县区组建发行站,由各县市区委宣传部推荐,报社聘请县级在职或二线老同志为名誉站长、配会计1名,在全市180多个乡镇设立发行点,全市共聘用近200名发行员,购置7部发行车辆,委托市交警部门代考代招司机6名,并按相应的岗位缴纳风险金。规划了金嘉、鱼微、邹城、兖曲泗、汶梁5条投递线路,全市80%以上的乡镇用车辆投送报纸。在征订时,市委召开会议布置任务,各县市区也都召开了专门发行会议,并充分利用《济宁日报》价格低的优势,开发自费订阅用户。发行部借鉴外报经验,结合实际,制订了发行员工作制度、发行站管理制度、报款收缴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发行人员登门入户宣传征订,并实行专人投递,一改过去邮发时邮局坐等订户上门订报的做法。1994年自发第一年,《济宁日报》发行近4万份,比原来邮发时增加了近2万份。年初报款回收率达到90%以上,全年报款回收率达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自办发行的目标。《济宁日报》发行由1994年的4万份逐年增加,到1998年《济宁日报》发行近5万份,2005年报纸发行收入突破1000万元大关。发行部在做好报纸发行工作的同时,设法开展增收节支,利用投递网络积极承揽报刊代投业务,最多时,代办报刊近20种并利用发行车做车体广告,对发行车实行“定路点”“定油耗”“定维修费”的三定制度节约费用支出,更换发行车辆时用广告宣传抵账来进行置换,最好时年创收近20万元。

报纸发行是报纸出版的最终环节,发行的质和量直接影响报纸的影响力,更影响着报社的经济效益。发行公司在报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员工共同努力,2023年《济宁日报》发行7万多份,《济宁晚报》发行近2万份,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济宁晚报》创刊发行

成为市民了解城市生活的窗口

2011年是报社里程碑式的一年,6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文,批准由济宁日报社创办《济宁晚报》,8月16日《济宁晚报》试刊,9月16日《济宁晚报》创刊。《济宁晚报》的创刊是全市的大事,更是报社全体员工盼望已久的喜事,要使《济宁晚报》“一出生就风华正茂,一面市就一炮打响”,发行工作至关重要。创刊第一年,力争发行6万份,形成一定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为晚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从《济宁晚报》试刊后,全体发行员实行全日制无休假工作制,边投递边征订《济宁晚报》,并以零差错投递的高质量服务赢得订户的信誉;与市邮政局签订了《济宁晚报》代征代投合同,采取多渠道发行,扩大《济宁晚报》的发行量。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报社党委的领导下及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报社全体员工不懈努力,2012年《济宁晚报》创办第一年发行6万多份,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济宁晚报》的创刊为报社的发展翻开了新一页。

济宁东方圣城报业发行有限公司的成立,报纸发行工作踏上了新的征程。简捷高效运行机制,是事业发展的支柱。发行公司建立后,对原发行部机构根据发行市场发展需要进行了新的设置调整,合并了市区发行部与县域发行部,组建了投递部,把零售业务职责从综合办公室剥离,组建了市场开发部,明确了部门工作职责,从而形成了发行的合力。建立高素质的发行队伍是做好报纸发行事业的力量源泉。《济宁晚报》创刊后,为了能够及时将报纸投递到订户手中,招聘了一批新发行人员。公司专门进行了劳动纪律培训、发行技能培训、服务意识培训,增强了他们遵守劳动纪律的自觉性,提高了他们订报投报的业务水平,逐步建立了一支团结奋进、甘于奉献的发行队伍。

党报党刊不中断

发行员“逆行”投递忙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本的平静。“无论压力困难多大,任务多艰巨,都要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和单位的订报及投递需求。”济宁日报社党委向发行部从业人员提出要求。疫情发生后,发行部全体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用拼搏、坚韧、努力和奉献,为疫情防控贡献了发行力量。

抗疫管控的情况下,安排调度全员职工,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全力以赴全面完成党报征订和投递工作。为了让订户早日收到报刊,发行部的投递员们进入“战时状态”,工作量激增,除做好当日报刊邮件投递外,加班加点做好积存报刊的内部封发处理和单位户、小区补投工作。投递工作主要按照居民区和大型企事业单位来区分投递方式,在居民区,投递员们驾驶电动车挨家挨户派送,在大型企事业单位使用车辆派送。当时,除封控、管控小区无法进入投递外,其余单位、小区均正常投递。由于积存量大,投递员们单次投递数量有限,为了让用户尽快收到报刊,他们通过增加往返网点和各居民区的频次,来保证当日派送量。虽然投递压力大,但发行部依然将服务质量摆在第一位,所有报纸都一一与订户打电话确认,彰显了发行部的责任与担当。

从1983年复刊到2023年,从读报到读屏,从纸媒到融媒,时代在变,我们也在变。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党报“压舱石”和“定盘星”的作用更加凸显。作为党报的发行人员,我们深深意识到,一定要把握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关系,守正是基础,创新是关键。我们在坚守党报主业上下功夫,紧紧围绕党媒传播生态链探索创新、寻求突破、从技术持续赋能、打造立体传播、拓展报业业态、实现经营和发行模式多元化等方面进行创新,努力搞好报纸发行工作,让济宁好声音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

2023-12-26 回望来时路 扬帆再出发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7029.html 1 让报纸“飞入寻常百姓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