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6日
第32版:T24我与日报

用评论书写时代荣光

济宁日报新闻评论部 满涛

从事新闻工作31年,其中,写新闻评论17年,可以说,我一半多的精力都用在评论上了。评论不好写,主要在于政治性、严谨性、时效性均强,当天的重要活动不管何时结束,评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通常情况下,一接到评论任务,即进入状态,冥思苦想如老僧入定,思路打开则柳暗花明,及至完稿,审读再三,心里才真正轻松起来。

2012年,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后,市委决定在全市范围开展“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抽调我参加市里的写作小组,创作系列评论,由我负责开篇之作。那天上午接到通知,9点赶到市委宣传部商量稿件,有关领导及从市委主要部门抽调的“笔杆子”们围坐在会议室里审阅我的初稿,提了很多修改意见。会后已到午时,我和新闻科几名同志午饭后即开始了艰苦的写作。

写作是一个人的事情,却又在多人的围观下进行,这在我还是第一次。此刻,我的脑筋开足马力,思想的犁铧艰难前进,把一行行的汉字开垦出来。每写出一段,几位同志便分别研读,提出意见,不管谁有了新的思路,都进行充分讨论,再融入到文章中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已是深夜,困意、焦灼轮番袭来,思路时时遇阻,又不时被新的灵感激活。每个人都为这篇文章努力着,不眠不休,直到早晨5点,连续奋战20多个小时后,2500字的文章《跨越发展 思想领先——“解放思想跨越发展大讨论”活动系列评论之一》终于完工了。

文章由我执笔,更是集体创作的结晶,“提高境界”“提升标准”“拉高标杆”……这些至今耳熟能详的话语,也因此成为一个时期的“关键词”,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全市人民热烈讨论。当我走出市委大门时,自拍了一张照片以作留念,疲倦的面容后是依然灯火通明的办公楼。那是2012年2月18日,一个异常清冷的早晨。远处传来环卫工人的扫地声,新的一天开始了。

2013年济宁开始“五城同创”,2015年2月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称号,拿到了向全国文明城市进军的“入场券”。从那时起,评论在创城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每年我和新闻评论部的同志一起,用“新论语”表达着对城市文明的关切,写出了《无形的标尺是文明》《克服斑马线前的犹豫》等数百篇短评。2018年底,我创作的《致敬,勤劳创城人》在全市创城工作群、朋友圈广泛转发,文章写道:“无论有怎样的坎坷,我们都不畏惧,我们的信念永存,像今天的你、我、他一样,依然满怀梦想,认真工作,做一个勤劳的创城人,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创城最艰难的时刻,是滚石上山、负重前行的时刻。翻阅几年来写就的创城评论作品集《文明的心境》,依然感受到当年的奋斗、拼搏、奉献,这是时代的印记、时代的精神,由我们写下但属于全体济宁人民的光荣。

时光荏苒,人生漫漫。未来岁月,我将继续努力,在思想的大地犁下更深的诗行。

2023-12-26 济宁日报新闻评论部 满涛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6999.html 1 用评论书写时代荣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