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特殊教育学校 陈为可
听障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特殊性并不仅是体质上的差别,还包括心理及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差别。但就人格心智来说,听障学生是较健全的,他们仅仅是听、说上存有障碍。因此,听障学生有能力和正常人一样学习和接受艺术教育,尤其是学习美术。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些之前对绘画有所了解,或多或少地有一定的美术基础。根据学生美术基础和绘画表现力的不同,可将学生分为基础组和提高组,针对不同的组别进行授课。
在三年的学习中,教师对整个教学课程的安排和实施非常重要。因为学习绘画是要学生能将自然形体转换为艺术形体,这种本质和美感的表现就是素描造型艺术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整理与概括能力。对学生应该分层次、个性化、循序渐进地教学。只有打好艺术造型的基础,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较好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以及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育人目标。
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听障学生的特殊体现在听力、语言表达、理解和接受能力的障碍,这给学习素描造成了制约,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挑战和压力。另外,学生因身体缺陷影响到心理,容易敏感、自卑等,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包容、尊重。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美术教学具有鲜明的特征,教师务必运用个性化、分层次、示范式的教学手段,探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以保障美术教学高效运行。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新来自灵感,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地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在笔者所接触的一些学生中,他们对绘画本身并不感兴趣, 上课无精打采,作业也总是迟交或不交。我在课堂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表扬,他们每一个细小的进步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我在作业本上留言与他们进行沟通,让学生明白成功离不开点点滴滴的进步,离不开坚持和付出。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一直在支持着他们。
针对听障学生的特点进行美术教学。注重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有精准的示范、精选优秀的美术作品做范例、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不定期举办作业展览等,以引起听障学生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和学习热情。充分挖掘和利用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有利因素,使听障学生受到长久而不间断的艺术熏陶,让他们感到艺术元素在学习和生活中无处不在,并逐渐学会感受美、欣赏美,由此产生创造美的欲望,从而接受和喜欢美术教学。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方法。正确的观察首先要解决透视问题,用透视的眼光观察物体,掌握透视的变化规律以及物体固有联结——结构问题。在教学中要遵循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可使用简洁、对象较少的静物训练学生的观察力、认知力,讲授如何构图、处理空间、把握画面的细节特征等,而后逐渐过渡到复杂的组合体,多角度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加强其对画面的组织能力,对体现画面美感的东西重点描绘,对无关紧要的东西加以舍弃,帮助学生顺利进入美术的殿堂。
带领学生深入研究结构素描与明暗素描的造型规律。结构素描是以线的形式来表现形体的穿插及构成关系,而明暗素描主要采用光影明暗法,依靠空间透视原理来表现形体在空间中的诸多因素,主要特征是以明暗调子来控制形体的结构关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从课程内容上分为静物、几何体、石膏像、肖像的练习,从教学手段上分为写生、临摹和默写等,以此来锻炼学生眼、脑的协调性,从而使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达到基本绘画技法和美学观念的统一。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分成两个组别在我的课堂上很常见,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绘画状态,掌握更好的绘画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对于一个美术老师来说,光画不说不行,光说不画也不行,所以要进行大量的示范,边示范,边讲解。上课时,我首先提出这节课的要求,大家再分组进行绘画。我更关注基础组的学生这边,要求他们先复习前一天上课的内容,温故而知新。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我都给予及时的指导。提高组的学生画面效果要好一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他们学习绘画,激发他们学习绘画的动力。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其创新意识。个性是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对艺术的领悟,运用美学法则表现。初学者学习素描首先从临摹入手,但是在未来的学习发展中不可一味模仿,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高中听障美术生教学是在走“写实”的道路。三年里,在教师平常的示范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地学习了教师的作画风格。教师应更多地重视学生自我价值的表现,注意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和思维方式,因材施教,力图在班级形成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这样才能在学生的高中阶段乃至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听障学生有和健全孩子一样的心智,有和健全孩子一样的观察力,有和健全孩子一样的绘画天赋,因此,特校教师应具有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逐步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挖掘学生的绘画潜能,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体验成功和快乐。要多渠道寻找开启听障学生绘画创作灵感的钥匙,为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