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纪闻路
今年以来,济宁市第八中学成立了文明校园创建领导小组,引导学生在创建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文明素养,并落实到行动中。学校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共建文明和谐校园。
学校以“上好每一节课、善待每一位学生、感动每一位家长”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严格执行《教师廉洁从教八项规定》和“十条禁令”,完善了教师培训制度,制订教师培训规划,并指导教师制定专业发展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每学期多次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区级的培训和听课活动,毕业年级老师参加市教学研讨会、教育家培训、名师培训等活动。每学期初,学校都要举行教师讲坛,分别由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进行“班干部队伍的建设和能力培养”“班级管理经验”、各种复习经验等内容的介绍。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骨干教师培训及青年教师培训会,并组织全体一线教师参与“骨干教师观摩课”的听与评活动。
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各类教育活动,如:朗诵比赛、爱心捐款、合唱比赛等,所有班主任每人每年根据不同的主题准备一节班队会课。学校还以青年节、建队节为契机举行入团宣誓仪式、换大号红领巾仪式等,把德育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同时,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室设施齐全,环境整洁、舒适,制度严格,面向全体师生开放,并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
学校设有宣传栏、广播站、校报等文化宣传阵地。校报面向广大师生、家长,每学期出一期,总结一学期的工作,并宣传、介绍以“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教育内容。学校建有中学生团校、少先队队室,是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小干部开会、活动的场所,同时彰显了学校以团带队、团队衔接的做法。
每学期开学伊始,学校都要举办教师论坛、开学典礼等宣传教育活动,使全体师生尽快融入到校园文明共建中。学校定期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经典诵读等活动。各班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自己的班规、口号等。学校加强了图书室建设,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图书上架管理规范,学生利用语文阅读课进行借阅,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教室、功能室基础设施配备齐全,能满足日常教育教学需求;校园整体规划布局合理,教学区域、活动区域分区得当;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无卫生死角;校园绿化覆盖率高、养护佳,景观有特色和文化内涵,能体现学校文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趣味性、艺术性、教育性。
学校安全制度完善,监控、安保等设施到位,使用规范;安全保卫、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校园巡逻制度落实到位;制定了维护安全稳定的综合防控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编写了安全教育教材并纳入学校课程,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宣传活动;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组织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和安全演练活动;完善警校联动机制和上放学安全管理制度。另外,学校利用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及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健康消费理念和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