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贾茹 周常青)任城区越河街道以“三化”为抓手,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合作平台,着力缓解融资难题,强力助推经济发展,全力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今年以来,济宁农商银行越河支行向越河街道累计发放贷款1.43亿元、授信4300万元,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1472万元。其中,发放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等各类政策扶持性贷款1750万元。
党建引领,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合作。越河街道与济宁农商银行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双方党组织通过党建联建、结对共建,共同搭建“党建+金融”合作平台,及时把优质金融资源送到企业、商户、居民手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街道、银行、企业和群众共赢的良好局面。济宁农商银行与越河街道签订“金融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向街道辖内各类经济主体及个人提供预授信2亿元,为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济宁农商银行越河支行与街道7个社区分别签订党建共建合作协议,每周进社区驻点办公,摸底金融需求、拟定合作框架、商议服务内容,在基层一线架起为辖区群众服务的政银合作桥梁。
贴身服务,精准化提供助企金融产品。街道挂职金融干部牵头,通过走访、调研等多种方式,常态化摸排辖区企业、商户、群众金融需求,形成金融需求清单4类12项;济宁农商银行越河支行根据惠企金融政策,动态化建立最新金融产品清单,双向对接,形成集齐创业担保贷、鲁担惠农贷、财信担保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新市民创业贷等60余种惠民惠企金融产品清单。面对辖区商业聚集、文旅产业兴起和工业经济发展任重道远的现状,街道通过政银企对接会等方式加强政银企联动,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创新开展直播培训,以“数字+”模式扩大宣传覆盖面。积极联合济宁农商银行越河支行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宣讲活动,全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打造商贸繁荣、文旅成势、工业补齐的活力越河,提供精准适配金融产品和服务,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抓好结合,长效化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济宁农商银行越河支行以金融角色充分融入到街道基层社会治理中,定期参加“1+7+N”志愿服务活动,鼎力支持7个社区月度信用表彰活动,常态化开展社区普惠金融讲座,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贡献金融力量。用好农商银行金融服务网格,发挥农商银行反诈志愿者服务岗效能,抓住“金融消费者权益日”节点,联合街道、派出所广泛开展“防诈、反诈、防非法集资”宣传,政银携手共筑反诈防线。响应街道“朝夕暖阳”惠民政策,为老年客户等特殊群体提供上门办理业务的金融服务。紧盯融资难题,坚持以全覆盖、抓重点的模式走访企业,积极为企业商户纾困解难。秉持务实理念,对沿街商户、九巨龙大市场、南市场、文化市场等采取上门服务和集中宣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金融惠企惠民政策在越河街道走深走实,助力提升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