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何慧 徐慧颖)近年来,济宁市技师学院坚持以党建为统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创新实施以“领航、铸魂、强基、聚力、正风”为主题的党建工程,深入推进支部创星提标和品牌建设,积极打造“横到边、纵到底”的党建工作网络,多措并举点燃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夯实理论根基,坚持以学促行。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院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科学确定调研重点,严格落实步骤方法,党委书记带头开展调研,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均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校企合作企业、生源学校等开展调研走访、满意度调查,到帮扶村开展调查研究,实现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村走访调研全覆盖。在基层党组织层面上,对各党总支(支部)进行“点对点、面对面”动态督导整改,对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学生管理等存在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多点发力抓好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各责任部门抓好贯彻落实,纪委定期督导检查进度,按期完成智慧教室改造、校园道路整修工程、优化办学空间分配等民生实事。
为有效推动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深入开展,该院不断在特色载体、特色内容上下功夫,打造品牌特色和亮点,丰富品牌内涵。按照“一支部一特色”创建目标,紧密结合学院各项事业,用党建品牌建设的理念、方法和机制提升党建工作的效能,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责任清单机制,通过项目清单化管理,打造了“党旗领航 匠心教研”等17个党建特色品牌,形成品牌矩阵效应,着力提升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推动学院基层党建工作提质增效。
深化“八个一”载体,夯实党建工作根基。该院开展“八个一”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奋进新征程。在机关第一党支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主题党日活动,赴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开展红色教育,通过观看图片、文献资料、实物展品,听取讲解等方式详细了解铁道游击队的英勇事迹。党建筑基,提升基层“组织力”。深化“我来讲党课”活动,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为基层党员讲党课;结合“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学习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等学习材料;统筹线上线下教育资源,运用好“灯塔—党建在线”等平台,确保学习教育覆盖到每名党员;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学习交流研讨;结合驻村帮扶和民意“5”来听工作,学院班子成员到联建村、支部联系点,相关党支部到机关党支部联建村、民情书记包保社区等开展一次联建活动。
坚持党建带团建,推进“第二课堂”。该院坚持党建带团建,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检验学院文化育人成效,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优秀传统文化育心+军事化管理塑性+企业7S化管理培能”育人模式,构建“四工程、六融入”育人体系,实施“国学经典诵读”“孝诚爱仁教育”“校园品位创建”等育人工程,提升立德树人新合力;扎实推进“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课堂和学生社团建设,形成十八岁成人仪式、校园文化节、志愿服务等学生活动品牌。“通过‘第二课堂’这一载体,激励学生广泛参与各类‘第二课堂’活动和课程,为学生提供锻炼提升、展示自我的舞台,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均衡发展,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该院团委书记庄亚楠说。
以党建引领业务,以业务促进党建。该院坚持以党建引领业务,做实做足“党建+”文章,围绕服务我市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以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宗旨,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做实集团化办学,构建“以爱赋能、产教塑形、文化铸魂、品德润心”教育教学品牌,着力打造技能办学特色更富内涵、产教融合更具活力、专业课程更为突出、人才培养更有成效、社会服务能力更加卓越的全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师学院。
“学院将立足济宁、服务济宁,聚焦‘教学、科研、培训’,按照学院第二次党代会作出的‘3271’工作布局,面向社会开展学制教育、职业培训、公共实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技术研发等全方位服务,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蹚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力,绘出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画卷。”该院党委书记张玉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