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7日
第01版:

将文化基因扎根城乡间的角角落落

■本报记者 鲍童

近日,由市文旅局联合济宁日报社开展的全市“最美城乡书房”评选活动,近13万市民在网络上踊跃参与投票,评选出自己心目中最为钟爱的书房,最终10家书房脱颖而出,他们或以文化底蕴吸引眼球,或以蕴藏丰富历史积淀和藏书吸引读者,或以独特的读书环境和贴心服务俘获读者心田……

依照孔子故里的文化特性及文化属性,曲阜市尼山镇耕读书院圣城书房打造了尼山首家文化书咖,也营造出了一座晴耕雨读的儒风文化小镇。书房建设典雅质朴,与尼山钟灵毓秀、文脉悠长的文化底蕴相得益彰。据介绍,书房自开放以来,不仅承接了海内外的游客书房阅读,还先后承办了“千年大运河·文脉颂中华”公益直播、“传承家族信仰传家之旅”“跟着孔子去旅行”等各种读书会及相关活动超百场,开展齐白石真迹展、尼山石圣迹展等展览20余次,不少专家学者来此开坛授课,也让书房更具人文价值。

而在嘉祥县祥城书房古城街分馆,因位于嘉祥县最繁华的地段,舒适的阅读空间、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方便的地理位置,让这座集合了文化氛围和烟火气息的书房,极受当地市民的喜爱。“这儿离家近,阅读氛围好,书的种类齐全,书房里还经常举行各类文化活动。附近还能散散步,吃点特色小吃,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的文化服务。”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不仅仅是这10家书房,一座座极具内涵、特色鲜明的新型标准化城乡书房,在孔孟之乡的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逐渐融入城乡血脉,让书房在基层热起来、活起来,真正做到传承文化、润泽民心。这既是济宁创新推动文化“两创”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也是以优质资源丰富人们文化生活,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写照。

近年来,我市不断迎合读者阅读需求,进一步延伸公共阅读服务网络,全方位打造15分钟文体圈和公众阅读场所,大力推进全民阅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让城乡书房成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文化服务品质和城市文明。

今年,城乡书房建设更是被列入2023年市政府“重点民生实事”事项——新型智慧阅读空间建设项目,成为全市30个重点事项之一。在全市范围内,今年共新建42处新型标准化城乡书房,其中28个标准化城市书房,14个乡村书房,城市书房每个县市区建设2个,乡村书房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实现新型阅读空间县市区全覆盖,让市民拥有“家门口的图书馆、阅览室”,将文化基因的触角扎根进城乡之间的角角落落。

为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发挥公共阅读空间引领作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新时代阅读需求,市文旅局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原则,大力倡导和推动城乡书房建设。“我们通过学习杭州市、日照市等城乡书房建设的先进经验,明确工作思路及努力方向。同时,邀请山东省图书馆专家开展专题培训,为全市城乡书房建设提供政策依据、思路指导、典型借鉴以及建设管理经验等,不断提升书房建设品质和质量。”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11月底,全市42处城乡书房已全部建设完成,并实现与市或县公共图书馆的系统联通、通借通还,促进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群众阅读便捷度。

“加快城市书房、阅读驿站建设,着力打造‘书香济宁’。”在今年我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同样也提到了打造“书香济宁”的相关工作。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未来,城乡书房将更好地发挥文化惠民作用,通过不断优化书房功能设施,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延伸公共阅读服务网络,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融入百姓生活,为群众提供舒适、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让城乡书房成为我市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助力城市文化服务品质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2023-12-1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5841.html 1 将文化基因扎根城乡间的角角落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