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冷链供应链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重要性日益凸显。记者在山东嘉味智慧冷链物流中心看到,从智慧化流水清洗线上下来的干净胡萝卜,经传送带运送到处理生产线上,不一会就变成了胡萝卜丁,随之被运送到另外的烹制车间,经过大锅的蒸煮,很快就成了熟制的蔬菜。而在另一边的低温冷库里,一箱箱预制菜产品、面包点心等整齐地码放在一起,等着工人们做最后的打包工作。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鲜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包括肉、蛋、奶、水果和蔬菜等丰富多样的食品。所以,冷链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的今天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据了解,山东嘉味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由山东民祥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主要建设库容约5万吨、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的冷藏库2座、1万平方米的冷链中央厨房等,配置制冷、预制菜、理货分拣、恒温系统、配送冷藏车、真空冷却机、螺旋单冻机等设备300余台(套)。“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实现日产学生餐10万份、预制菜110吨、净菜260吨、中西式面点80万个,满足鲁西南及周边地区预制菜市场需求,并与京东等知名电商合作,产品直销北京、上海等地各大商超,实现年营业收入4.9亿元,利税0.5亿元,带动就业约120人。”嘉祥县冷链仓储配送设施建设项目负责人张传灵介绍。
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大众餐桌,一头连着农民和就业。如何做优做精预制菜产业,带动农民致富、群众就业,则是一篇乡村振兴“大文章”。记者获悉,山东嘉味智慧冷链物流中心项目与1530家农户签订种植基地合作协议,每年可助农增收6396万元,构建融合“原料供应、食品研发、预制菜加工、中央厨房、集配中心、电商直播、检验检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冷链央厨,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食品,筑牢舌尖上的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