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2日
首页
第03版:

从技术走向艺术

■周喆直

教师的工作魅力很多时候是通过课堂展现出来的。追求幸福的生活首要是追求幸福的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能构建属于自己的课堂文化,不能形成带有鲜明个体风格的课堂教学,教师享受课堂的幸福感会打折扣,工作的倦怠感常常由此而生。

课堂教学是不断臻于完善的技术,更是近于充满生命活力的艺术。

提高驾驭课堂的技能、掌握必要的课堂方法有很多途径。除了自己的努力,反复地学习、实践和探索之外,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也是至关重要的路径。虚心学习固然重要,但往往起决定作用的常常是自己的悟性,而悟性是与自己的知识积累与更新有极大关系的。能够接受别人的建议,善于领会关键意图,择善而从,最终学以致用,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常说:一个教师的成长史其实是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智商与情商的完美结合方能成就事业,这也是教师职业的不同寻常之处。

持续不断地打造优质、靓丽的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旋律。多上公开课,多邀请同伴特别是资深教师观察自己的课堂,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同事,积极参与并灵活的听取观课者的评价和批评,精心反思,且教且思,是教师职业生涯走向成熟和成功的必由之路。

我们开设了大量的公开课,进行了广泛的课后评议,最大限度调动力量深入搞好听评课活动,目的就是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教师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拥有大批具有专业精神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学校教育才能完成立德树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健全人格和卓越能力的栋梁之才。

课堂教学要以课本内容为主,围绕课本组织教学活动。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也是对一名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但我们不能仅仅止步于教课本,否则只会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如果我们在这个层面兀兀穷年,低位徘徊,终老也只是一个平庸的教师而已。

成熟的教师是以教会学生知识为目标,课本不过是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载体,只是一个样本而已。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课堂教学就是启智的过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获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启发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科学素养。

优秀教师的课堂会呈现出更多不同凡响的异彩。致力于教会学科思维和学科技能,进而结合实践,让知识改造生活的任务贯穿课堂始终。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学科素养是教学的恒久主题,也是课堂近于艺术境界的主要体现。

学习教学技术先要博采众长,从学习百家开始,不断积累经验,进而提炼升华,做到内化于心,继而反复操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境地。然后掌握大量的课堂方法与教学技能,而且能够游刃有余的运用于课堂之中,与学生沟通、互动、交流、发展,把知识的传递做到水到渠成,不着痕迹。最终自成一家,走向教学的艺术之境,尽情享受课堂绽放的活力之美。

从技术走向艺术,其实就是教师的成长之路,也是追求教学工作的幸福之路。教师的职业生活只有在追求进步与变化的奋斗之旅中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职业生命不息,我们前行的脚步就不应该停止。

2019-09-22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533.html 1 从技术走向艺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