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柳
济宁大安机场是全市上下关注、挂图作战强力推动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全省“三枢十三支”运输机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济宁对外开放的重要支点。据济宁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济宁新机场项目负责人、济宁机场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宋训迪介绍,日前,大安机场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行业验收,将于12月28日转场通航。届时,济宁曲阜机场将迁址为大安机场,调整相关航路航线,济宁市将迎来第一个完全属于民航的机场。
12月9日,记者探访了位于兖州区漕河镇的济宁大安机场。驱车跑在宽阔的机场连接线上,远远望去,一座雄伟壮观的建筑展现在眼前,航站楼中间雄浑大气的“济宁”两个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进入机场大门,“大安机场”首先映入眼帘,非常醒目。沿着机场高架,车辆直接到达位于航站楼二楼的候机大厅。从外观看,济宁大安机场的设计从济宁深厚的儒家文化与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中汲取灵感,航站楼屋面造型以“祥云璞玉”为设计理念,暗含君子如玉的儒家精神,屋檐走势如水、波浪起伏,象征着运河文化的流畅与鲜活。走进航站楼,只见整面玻璃幕墙闪耀着现代色彩,简洁、流畅的轮廓线展现着现代建筑特有的力度。据介绍,大安机场建设了旅客综合服务、行李查询、服务引导等信息化系统,打造了智慧服务运行平台,候机楼内自助值机、自助安检、自助行李托运等全面信息化,旅客可实现全流程刷脸通关。穿过智能化安检大厅,候机大厅舒适宽大的座椅也充满了科技感,每个座椅上自带充电设备,尽可能地为候机的旅客提供便利。而各项人性化的设施,在为不同人群提供热情、温馨服务的同时,也将为旅客提供更专业、舒适的候机体验。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机场则是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站在塔台上望去,整个大安机场尽收眼底,宽敞的站前广场,可停放小汽车323辆、面包车26辆、客车15辆,出租车停车场可停放出租车162辆。据介绍,2020年10月,济宁新机场正式开工建设;2021年11月,济宁新机场航站楼主体工程完工 ;2022年,济宁新机场获批命名为济宁大安机场 ,同年6月,机场航站区工程通过竣工验收;2023年5月14日,机场进行了投产首次飞行校验工作,5月18日,进行首次降落与起飞校验,9月15日,完成实地试飞……如今,济宁大安机场转场通航在即。
济宁大安机场飞行区指标本期为4C、远期为4E。飞行区新建1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建设垂直联络道2条,设置客机位17个(17C)。正式通航后,预计2024年旅客吞吐量为150万人次,2025年达到年旅客吞吐量260万人次和货邮吞吐量7000吨的目标,2035年争取实现年旅客吞吐量600万人次和年货邮吞吐量4万吨的目标,成为山东地区极具竞争力的高水平空港。济宁大安机场的通航将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对济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者 陈硕 摄
扫一扫,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