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占稳 李勇
今年冬季正式供暖之前,任城区仙营街道仙西小区5户居民向网格员贾培反映往年冬季供暖效果不佳,网格员迅速向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反映该问题。不久,街道、社区、热力公司、部分居民代表等在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就此问题进行民主协商议事,经专业人士提出解决方案并征求居民意见后,拟新建一处供热交换站。后经街道申请、有关部门批复后,目前供热交换站已建成完工,彻底解决了居民反映的问题,保障了辖区居民温暖过冬。
近年来,任城区仙营街道深入践行共治共享理念,不断深化“网格化+民主协商”模式,创新形成“和为贵·仙商量”民主协商工作法,做到“有事先商量、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2023年以来,全街道共开展网格民主协商105次,化解矛盾纠纷130起,解决停车难、维修难、噪音扰民、侵占公共场地等问题265件,实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搭好协商阵地。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促进民情由支部掌握、问题在支部解决、工作由支部推进。整合辖区69个网格,设立20个实体化运作网格室,成立网格室党支部,网格下设微网格并成立党小组,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室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以“组织链”串起“治理链”。
理顺协商流程。街道以社区、楼宇、网格为单位,推行“居民说事”“9号民主协商日”“网格协商”等协商形式,组织居民群众、企业员工说事、议事、主事,激发主人翁意识,下活治理“一盘棋”。在协商程序上,居民有建议或者诉求先通过“任诚办”或直接联系网格员反映,网格员、楼长第一时间上门核实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网格室党支部牵头确定“说事”议题,调解员将“说事”的时间、地点、形式、内容和参与人员张贴公告,同时在微信群里告知网格居民群众,并在微信群里进行“实时直播”,居民可全程参与。
建强协商队伍。深化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通过党员带头、专职主导、公益补充等形式,建强民主协商队伍。统筹司法干警、派出所民警、法律顾问、“两代表一委员”、“五老”志愿者等49名专兼职调解员建库入库管理,设立5个人大代表联络调解室。深化“多网融合”,实行“常驻+非常驻”模式,将区级层面下沉到街道的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领域执法力量派到网格一线,在网格中参与协商治理、进行联动执法。积极发掘潜在志愿力量,充分挖掘辖区内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楼长作为“红色合伙人”,充实民主协商议事治理资源库。
督导协商成效。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吸收相关部门、“双报到”党员、街道包保干部、居民代表等全程参与、评估问效、跟踪回访。街道每周印发《效能周报》,对科室部门和社区网格进行通报排名,建立健全三次入户、两轮回访、一个平台的“321工作模式”,即网格员首次入户,了解、核实和收集问题,由矛调中心汇总交办、督促办理;社区干部二次入户,对问题办理情况进行跟踪回访;科级干部第三次入户,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疑回访,形成发现上报、确定议题、民主协商、网格回访、考评优化“五步闭环”,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