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斐
12月4日至6日,参加全市下半年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现场观摩的与会人员观摩了44个项目,身临众多项目的厂房、车间、工地。在紧张密集的行程中,大家一路看、一路评、一路议,驻足于一处处设计现代、设施完善的安居工程,穿梭在一个个技术领先、设备精良的现代化车间,听取情况介绍、探讨发展路径、交流发展经验。记者看到,这次观摩既有产业项目,也有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无论是投资规模、科技含量,还是经济社会效益都比往年有较大提升。三天的时间,每一名成员都见证了全市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奋勇争先的良好态势,切身感受到了全市上下抓项目、促发展、惠民生的精神风貌和锐意进取的干劲闯劲。
与会人员在现场观摩时注意到,大项目、好项目越来越多,体现了全市上下“抢抓机遇、勇争一流”的胆略气魄。邹城济宁港航新能源船舶制造、鱼台庚彩化工等项目投资均突破50亿元,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作用强;曲阜鲁源小镇、太白湖复兴之路、梁山公明坊等文旅综合体项目,规模体量大、建设标准高,建成后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旅游新地标;济宁大安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拉开了济宁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特别是各县市区以跑步前进的劲头抓项目推进,曲阜惠孚医药、任城金宇石墨烯水处理膜等项目,都是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展现了快干实干的硬作风。邹城市委书记远义彬表示,邹城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部署,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全力以赴扩投资、上项目,努力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作示范。全力加快项目进度,攻坚推进百项重点工程;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坚定不移走出去、引进来,力争年内落地亿元项目50个以上;全力抓好项目谋划,早着手、快建设,持续掀起大抓项目热潮;全力攻坚全年目标,为全市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邹城贡献。
观摩的这些项目,既体现了我市科学发展、集约发展的探索和转变,又体现了“解放思想、创新求变”的境界标准。邹城草莓示范园、微山运河里水岸、嘉祥嘉味冷链物流等项目,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业态、新路子,有效带动就业,增加了村集体和农民收入。汶上东北片区城市更新、泗水仲子花苑等城市更新项目,既拉动城市开发,又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大家看到了信心、比出了干劲,从县市区领导干部、到镇街基层同志、再到企业项目负责人,每个人身上都充满着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市发改委将聚焦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强化资源要素全链条保障,加速推动项目早投产、快见效。同时,围绕‘七个强力突破’,启动实施明年重点项目‘1122工程’,坚持领导包保、专班推进、集中开工、定期观摩,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以重点项目建设大突破,带动全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孟凡璋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观摩的项目科技含量“高”,体现了我市动能转换、转型升级的动力和方向,更体现了“聚焦主业、集群发展”的产业思维。各县市区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抓主导产业发展,金乡立中锂电、嘉祥祺添动力电池、经开区小鲁锂电等都是围绕宁德时代落地的延链补链关键项目;金乡聚优树脂等项目都处在新材料产业上下游的关键节点上;高新区镐成永生中韩装备、兖州芯诺半导体、梁山经典印务、汶上新风光电子、任城富邦新能源汽车等项目,在各自领域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具有行业领先性;邹城泰玻新能源、嘉祥圣润智能纺纱、兖州益海嘉里粮油等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益;特别是高新区智能终端产业园、泗水百世博智能终端基地、经开区新谷数字园等项目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济宁高新区始终扛牢全市工业经济‘主战场’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抓产业、上项目、促发展’,将进一步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持续掀起干事创业、奋勇争先新热潮,奋力争当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标杆,为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济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亚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