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09日
第01版:

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 “济宁名片”

——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实融合全国行 (济宁站)活动侧记

■本报记者 鲍童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正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传统制造业强市,济宁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牵引下,围绕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场景开发不断探索前行,在装备制造、电子制造、高端化工、生物医药、应急救援等领域,“济宁智造”正不断“崭露头角”。

12月7日至9日,“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实融合全国行 (济宁站)活动”在我市举行。国内外相关领域领导、专家、企业家,围绕“构筑智造新高地 加速新型工业化”这一主题,共话产业发展新趋势,共谋产业发展新路径。

“通过此次大会,让我们企业可以清楚地看到济宁市委、市政府寻求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提振了企业的信心和动力。”珞石机器人副总裁张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珞石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工业机器人产品和协作机器人产品都可以达到量产条件的机器人本体制造商,后续我们将立足于产品和技术,不断夯实产品品质,用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智能制造升级。我相信在济宁市政府的大力引导支持下,济宁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必将蓬勃发展,济宁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影响力会得到不断提升。”

在会议举办的同时,一场“机器人+”智能制造暨数字经济发展先进成果展,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矿用喷浆机器人、防冲钻孔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搬运机器人、无人机等亮点产品,人形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球形机器人等一批创新成果,让人们能更加直观和近距离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场馆当中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产品,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咱们济宁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济宁在做好优势传统产业的同时,‘智慧制造,智能制造’产业同样在强势发展崛起。本次会议也让我们企业底气更足、干劲更大,更加有信心将我们的产品‘立足济宁,辐射全国,推向世界’,为济宁高端‘智造’产业添砖加瓦。”龙翼航空工作人员郑怡培说。

立足产业链供应链全局,瞄准制造业长板强项和短板弱项,我市通过举办相关活动,促进产业链供需主体精准对接,推动长板“走出去”,助力弱项“补上来”,为当地产业发展培育优势主体,植育新生力量,为其他区域优势主体快速成长提供平台机遇。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满人源说:“本次活动聚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聚力推动数实深度融合,紧跟国家发展战略。邹城市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坚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不动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方向,深化数实融合,加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1场开幕式、3场专题活动、1场先进成果展、4场主题会议,本次活动全面覆盖了行业热点话题和产业核心关切,创新满满、干货满满,也让与会嘉宾收获满满。

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家亮说:“本次大会举办的各类专题活动涵盖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机器人企业搭建了高端交流平台。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产业发展方向,以整机制造、系统集成、核心零部件为产业链重点发展方向,以邹城市、济宁高新区为核心,以曲阜、汶上、梁山进行多点布局,推动机器人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全面运用,进一步提升济宁在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3-12-09 ——2023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数实融合全国行 (济宁站)活动侧记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5121.html 1 打造智能制造领域的 “济宁名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