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文闻
近年来,兖州区政府主动作为,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积极打造“端信兖州”的营商环境服务品牌,不断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机制体制,健全完善政府服务管理体系,有效破除营商环境健康发展的障碍,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我觉得兖州的营商环境很好,领导们懂商业、重商业、亲商业,自我们公司成立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到公司指导调研,帮助我们牵线搭桥、开拓市场、引进合作商,面对面倾听呼声、实打实解决问题。”山东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勇说,“公司落地两年多来,给我们的第一感受就是享受到了‘家人’般的感觉。”
兖州区实施助企攀登工程,安排专人一对一、点对点对企业进行帮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特别是在政策支持、资金筹措等方面。政府的牵线搭桥,推动了山东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与重大客户战略合作,目前产品已覆盖济宁市,区委、区政府,颜店新城及相关部门积极帮助推广,引导外地政府、教育系统实地考察,有效推动产品营销。
山东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月,是深圳华科创智技术有限公司旗下纳米银全产业链应用示范基地,是集研产销于一体的战略新材料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我们公司是于2021年落地兖州区,在建设初期,兖州区政府给予我们很多支持,原定于2023年实现量产的项目,得益于政府的帮助,开通绿色通道,节省项目审批时间,项目建设周期缩短6个月,在2022年下半年就实现整体量产。”赵勇表示,优越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对山东的业务越来越有信心,公司将持续创新、坚守品质,用先进的技术、过硬的产品,促进纳米银新材料上下游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为济宁“制造强市”建设作贡献。
兖州区积极打造“端信兖州”营商环境服务品牌,结合“端信兖州”城市建设,把“端信”引入行政审批服务,推出“端信+审批”“端信+政务服务”模式。“端信+审批”模式代替以往“多表申请、多窗受理、多次跑动、多次核查、串联审批”的传统办理模式,推出“端信+容缺受理”“端信+告知承诺”“端信+优先办理”“端信+即审即办”等服务,将信用贯穿项目审批全链条,为信用良好的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等方式,工作人员可以为申办人实行“一次受理、并联审批、同步办结、即刻出证”,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最大程度上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为重点项目快速上马、地方经济运行提供强有力要素保障。
时代绿能兴隆庄光伏发电项目是济宁市加快推进“十四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支撑性引领性项目。“项目占地近1.2万亩,分为总投资18亿元的450MW光伏发电及升压站项目和总投资9亿元的储能项目。”时代绿能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长黄胜介绍,“450MW光伏发电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项目已具备发电条件,11月底完成首批并网。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政府成立了专班,与我们一起办公解决问题,半年完成光伏发电建设。”
据了解,自项目落户兖州区兴隆庄街道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立足项目实际,集中优势资源,坚持专班推进、挂图作战,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进度。项目涉及13个村的水面和8个正常经营的煤场。面对收储难、迁占难等问题,兴隆庄街道组建工作专班,会同相关村庄、企业,逐一现场了解情况,一对一进行沟通会商,在以面积结算为主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群众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精准制定补偿政策,全力争取群众理解支持,实现村集体经济不降反升的局面,最终仅用时一个月,圆满完成了9000余亩水面和土地收储清障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工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兖州区秉持“有需必应、无需不扰”理念,凝聚部门合力,精准推送政策和服务,成立服务专班,全力落实惠企政策,开展助企行动,不断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助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