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鲍童)11月3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市残联2023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面实施,其中,2023年全市已实施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4715人,辅助器具适配救助1376人,肢体矫治手术救助190人,脑瘫儿童脑科手术救助110人,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救助25人,创建了24家市级规范化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今年年初,市残联等6部门制定了《关于做好2023年“重点民生实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的实施方案》,将持居住证残疾儿童纳入康复救助范围,组织开展了“入户探视”“政策找人”“上门服务”。市残联、市财政局等部门制定了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办法,辅具适配增加至50个种类。各级医保部门将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纳入医保门诊慢性病种管理,将肢体矫治手术纳入居民医保报销,由个人和家庭承担部分,给予1.5万元至7万元的救助。市残联与山东省财金健康集团达成“政府+资助”协议,市政府连续将此项康复救助纳入“重点民生实事”,今年已为110名脑瘫、脑发育不良等残疾儿童实施了脑科手术救助。
今年全市已新建“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25处,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全市累计建有“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195处,服务残疾人3675名,机构建设总量、服务残疾人数量均居全省前列。市残联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残疾人托养服务工作,全市为2618名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制定《济宁市残疾人托养服务实施细则》,明确居家托养、日间照料、寄宿托养以及“邻里互助”等其他社会化服务方式财政补助标准。
2023年,我市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纳入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截至7月底,全市残联系统共摸排残疾人家庭5331户,在准确了解每个残疾人家庭的真实需求并征求残疾人家庭意见后,各县市区残联组织研究“一户一策”改造方案,全市改造完成数量2379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