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袁进 许瑞
“以前给农户讲课,心里还有点虚,虽然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农业生产,但上台讲课底气不足。这次给我评了个农民高级农艺师,再上台讲课感觉就不一样了。”11月13日,山东省济宁惠生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传远说,今年4月份评上新型职业农民高级职称后,他感受到这份荣誉更多的是责任,要将农业知识更好地传授给更多农民。
周传远多年来致力于瓜果蔬菜的种苗研发和培育,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又开设了稻虾种养基地、水产孵化中心、休闲渔业公园,公司成为一家集科研、种植、养殖、销售、冷链物流、休闲、娱乐、餐饮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带动周边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经营30余家1万余亩,吸引带动周边农户就业300余人,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
近年来,任城区扎实做好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工作,通过现场宣讲、发放政策明白纸、开展政策解读会等方式,向职业农民宣传政策,围绕苗木种植、果蔬种植等乡村振兴主导产业,挖掘培育本土人才,畅通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绿色通道”,让这些“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领头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新型职业农民职称是对我们长期从事的农业技术的认可,有了这个证书,说明我们的技术还不赖,做起事来更加有底气、有信心。”任城区李营苗木协会会长、农民高级农艺师李卫东深有感触地说。
李卫东带领李营街道、二十里铺街道的林农,建立了全国北方最大的大乔木繁育基地,先后与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无球无毛环保型法桐新品种研发和林下食用菌栽培研究,成立了山东省法桐研究院并担任院长,自主研发了“华农1号”“华农游龙”“枫叶型”等法桐新品种,率领林农走出了一条林下生金、生态富民的新路子,让闲置林地变成“致富地”,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动周边村民年增收万元以上。
“开展高素质农民职称评审,就是想把有文化、懂农业、会经营的‘土专家’遴选出来,让他们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带头作用。”任城区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说,截至目前,全区共有35名职业农民获评新型职业农民职称,其中农民高级农艺师4人、农民农艺师10人、农民助理农艺师21人,涉及粮食、果蔬、瓜果、林业种植、农业机械等多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