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第三大河流长江,和她最大的支流汉江交会的地方;在中国大陆东西向最长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和南北向最长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交汇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知音故里,武汉蔡甸。
这是我的家乡,得“中”独厚,中国地理中心,我们亲切地称她为“祖国立交桥”。
大约两三百万年前,这片土地上就有了人类活动。这就是长江北岸纱帽山发现的汉阳人。
春秋战国时期,楚隐贤钟子期和晋大夫俞伯牙,两位伟大音乐家在这片土地上美丽邂逅。他们琴心相许,一曲高山流水,知音天下三千年。
蔡甸扼两江之险,镇武汉之西,通衢九州,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长江边大军山下,诸葛孔明巧借东风;汉水旁乌梅山上,曹操孟德望梅止渴。这座三国文化历史之城,你随便翻动一块土坷,就能捡拾到刘关张他们的故事。
蔡甸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依靠产业工人阶级不断壮大,和广大农村农民的政治觉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事业,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波澜壮阔的光辉篇章。
1928年,大革命失败,这片土地上的共产党人不惧白色恐怖,英勇地打响了湖北武汉秋收起义第一枪;1938年,大武汉沦陷,这片土地上的共产党人不畏日寇铁蹄,勇敢地树起武汉第一面抗日武装大旗。
蔡甸是“中国保尔”吴运铎的家乡,吴运铎用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对人民事业的无私奉献,“把一切献给党”,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站起来了的蔡甸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伟大征程。
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家乡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最美的图画。
家乡曾经是湖北省粮油生产大县、工业强县,地方工业门类齐全,经济实力雄厚。建材、纺织、机械等地方国营“八大花旦”的支撑,让“全省十面红旗”迎风飘扬。
40多年前,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洗礼中,这片土地凤凰涅槃。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新农村建设,加速城市现代化发展,蔡甸连续10多年跻身全省百强县市行列,成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一颗璀璨的明星。
198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汉阳县沌口地区建设30万辆轿车总装厂。当年家乡人民举全县之力建设汽车城,他们的梦想,成就了今天武汉经济开发区的辉煌。
2014年3月26日,在习近平主席和时任法国总统奥朗德共同见证下,中法两国政府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关于在武汉市建设中法生态城的合作意向书》。
蔡甸后官湖畔正在建设中的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规划核心区面积约39平方公里。中法合作、低碳示范、产业创新、生态宜居,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是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合作结晶,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示范典例。
从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大江奔涌,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波澜壮阔,蔡甸发展的历史,是一座城市追求卓越辉煌创业史,是一座城市人民怀揣理想,为美好生活奋斗的壮美之歌。■李昊天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