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汶上讯(通讯员 刘娜)今年以来,汶上县苑庄镇积极创新载体模式,通过“宣讲+志愿服务”,推动基层宣讲有效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用熟悉的乡音、身边的事例、生动的解说,让理论宣讲充满“土味”“情味”。
“现在到了医疗保险参保的集中缴费期,今天咱就说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的相关政策知识。”在苑庄镇毕村村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讲堂里,身着红马甲的村党支部书记、理论宣讲员李群又给村民上起了宣讲课。
再走进苑庄镇东官庄村幸福食堂,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边包饺子,一边宣讲党的最新理论知识,志愿者们通过讲、听、问等方式,倾听群众心声,收集群众诉求,讲解最新政策,将党的最新理论送到老人心中。
“现在俺镇里的宣讲形式和宣讲内容越来越多样了,除了讲最新政策,还讲健康知识、安全教育等等,让俺既能及时享受到党的惠民政策还学到了很多实用知识,十分接地气。”村民毕德冯说。
据该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高嵩介绍,为不断壮大基层宣讲力量,切实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服务“最后一公里”,苑庄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载体,依托全镇65支志愿服务队伍,将理论宣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通过“宣讲+志愿服务”模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围绕党的理论政策,聚焦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开展接地气、贴民心的志愿服务,将理论宣讲融入志愿服务现场,着力形成了“月月有宣讲、处处传党音”的生动局面,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落地生根。截至目前,该镇共开展志愿服务宣讲300余场次,累计受众达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