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徐斐)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后,各级党组织认真动员部署,细化推进措施,创新工作载体,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严字当头,强化问题导向,做到用心用力、抓细抓实,真正把中央精神和省、市委要求落实到“神经末梢”,推动主题教育延伸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截至9月16日,已有18632个基层党支部启动主题教育。
夯实工作基础。各级党组织普遍采取召开会议、座谈讨论、集中学习等形式,及时传达学习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要求,切实夯实思想基础。针对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市委指导各县市区、市直部门8月底前完成党组织设置和换届选举工作,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开展“村情分析会诊和集中整治”“过筛子”工作,建立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合格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村、3年以上未新发展党员村等“六本台账”,精准制定整治措施,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书记36人,为启动主题教育提供组织保证。
抓实学习教育。采取部分集中、错时学习方式,灵活机动组织学习。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等内容,9至11月份,各基层党支部至少开展1次集中学习研讨。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等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发挥基层党校、干部政德教育学院、红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建示范点阵地作用,实现“线上线下”学习全覆盖。开展“发现榜样”活动,围绕身边可信可学的先进人物,制作系列《初心》微视频,组建“村党组织书记巡回报告团”,宣传身边“榜样”,讲好先进故事,增强学习吸引力,扩大学习覆盖面。强化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两面人生》《心系海晏河清——济宁市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录》,以案说法、以案明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增强学习效果。
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先学先行、先查先改,要求各级党组织围绕联系群众、改善民生、化解矛盾、改进作风进行调研。在全市开展了“思想境界大提升、纪律作风大整治、服务环境大优化”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对标“走在前列”进行思想、作风、工作“三个检视”,理清短板,列出清单,逐项制定整改目标、改进措施、完成时限等,对照清单抓整改、抓督导、抓落实,真刀真枪整改,努力实现各项工作全面提档升级。全面梳理巡视巡察、干部考察、工作考核、督导督察、审计检查、信访以及网络舆情、电视问政等反映的尚未整改到位的存量问题1359个,梳理市县信访部门反映民生问题的事项343件,政务热线服务中心反映的10类民生问题,形成整改任务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不等不靠、即知即改。对面上的共性问题,集中开展专项整治,研究开展“解决干部执行力不强”专项整治,明确“僵、慢、虚、拖、粗、懒、乱、软、假、浮”10种表现形式,配套出台激励问责政策,实打实、硬碰硬整治,切实让群众见到成效、感受到变化。
严格督导落实。市委组建18个巡回指导组,深入到县市区和部门单位开展督导,指导抓好对党支部书记的集中轮流和党员培训。各县(市、区)党委向直属部门单位、企事业单位和所辖乡镇、街道派出139个指导组,重点抓好“六个一”:即学好一本书、开展一次集中培训、讲一次专题党课或报告学习体会、参加一次志愿服务、办一件实事好事、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坚持“下延一级”,从严督导把关,把严的标准、严的纪律、严的措施贯彻到位,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各个层级、各个类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一轮抽查,对工作开展不力的督促返工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