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第06版: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小肠梗阻因“胃石”起 良医小肠镜下除病痛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胡安国 李倩 徐廷蕊)秋冬正是柿子上市的季节,红彤彤的柿子是不少市民的“心头好”,但摄入过度或食用不当竟会导致胃石症的发生。近日,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功为八旬老人完成急症小肠镜下小肠结石碎石术,帮助老人解除小肠梗阻,避免了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这位84岁的老年患者因口服山楂、柿子后出现剧烈的腹痛腹胀,反复恶心呕吐,到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警觉性较高的接诊医生曹静立刻意识到老人很有可能得了胃石症,在进行腹部CT后,证实老人因口服山楂、柿子得了“胃结石”。让人意外的是“结石”已经通过胃腔排到了十二指肠,嵌顿在十二指肠水平段,考虑到老人高龄,基础疾病较多,外科会诊认为手术风险极大,首先去尝试胃肠减压、口服碳酸氢钠等办法,希望小肠结石能溶解开。

经过几个小时观察,患者腹痛继续加重。经过与家属充分沟通,医院决定为老人行急症小肠镜下碎石,治疗方案确定后,医院立即启动夜间内镜急诊预案,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凌云、无痛内镜部麻醉医师于海燕,内镜护士王嘉莉、让淑满迅速到岗。

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医护之间的配合默契,手术顺利。此时已是凌晨4点多,患者家属十分感激。老人仅住院不到48小时就好转出院了。

消化内科专家表示,每年山楂、柿子收获的季节,都会收治许多因为食用此类食物而发生胃石的患者。能够形成结石的植物性食物多达45种,常见的有柿子、黑枣、山楂、香蕉、麸皮、苹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鞣酸、果胶及树胶,鞣酸可与胃酸及蛋白质结合成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而沉淀于胃内;果胶和树胶遇酸易形成凝胶,也可与食物残渣聚积,形成巨大胃石。空腹时游离胃酸增多,胃石更容易形成;胃石形成后,若持续存留于胃内,可引起腹痛等症状,并可引发胃溃疡及胃穿孔。专家提醒,山楂、柿子等虽美味,切勿贪食,尤其是不可空腹吃柿子;同时,老年人、小儿等胃肠动力差者更要谨慎食用此类食物。

2023-11-16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2938.html 1 小肠梗阻因“胃石”起 良医小肠镜下除病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