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郝明雷 本报通讯员 李佳
山东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济宁一家功能性硅烷和聚硅氧烷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美容医疗等行业,客户涵盖杜邦、佐敦、巴斯夫等世界500强企业。2013年10月,企业带头人渠源开始了创业之路,如今山东硅科占地面积260亩,拥有员工550人,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山东省瞪羚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等,荣获山东省科技金桥奖、中国氟硅行业新秀奖等荣誉称号。2022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利税3亿元。
渠源始终认为人才是企业的第一生产力,为此,山东硅科不断引进高端技术人才,与南京大学、山东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进行院企合作。他常说,“只有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加强校企人力和技术资源整合,才能既可以加快硅科技术成果的研发与产业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建立企业与高校的密切联系,为稀缺技术人才提供施展抱负的平台。”目前,该公司现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硅烷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济宁市硅烷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等10个研发平台,研发人员60余人,其中硕士15人。配备专业酯化研究室、合成研究室以及应用研究室,先进仪器设备60台/套,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等多家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国家与省市多项重点项目研发,拥有专利30项,牵头制订硅烷偶联剂的17项产品标准及检测标准,研发出11个硅烷偶联剂新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作为总经理的渠源带领公司持续抓好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突出抓好安全、环保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大局,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渠源的努力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先后获得“新长征突击手”“中国氟硅行业先进科技工作者”“济宁市创业领军人才”“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
引领企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渠源以极大的热情回馈社会,积极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硅科力量。2018年,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款3000元;2019年,为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捐款15000元,为金乡县慈善总会捐款10000元;2020年,向济宁市慈善总会捐赠安全书包、安全知识图书合计5600元;2021年,向济宁市火焰蓝消防公益基金会捐赠优抚专项基金40000元,充分彰显了渠源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硅科成为当下世界有机硅生产领域的佼佼者。渠源带领公司不断探索践行新理念,坚持走科技创新和环保安全并行的工业发展之路,通过节能、降耗、提质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国家大力提倡新旧动能转换之际,硅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渠源的带领下开拓创新,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环境保护源源不断地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