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18日
首页
第03版:

“方便面回暖”

闻道

中秋节期间,很多家庭都把大鱼大肉大闸蟹摆上餐桌,但还是没有挡住方便面上热搜。据报道,中国方便食品大会新闻发布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数据显示,在多年销量下滑之后,方便面正在重新获得国人的喜爱。2018年全球共消费了1036亿份方便面,中国占到了38.85%,卖出约402.5亿份,排名全球第一。这是中国方便面市场经历多年黯淡后,首次重返400亿份销量大关。据预计,2019年,中国方便面市场还将逐步回暖。

曾几何时,方便面一度成为出行者、办公室加班者的标配,也成为年轻人的抢手货。据有关媒体报道,最高年销量达到462.2亿包,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吃掉30多包方便面。这样的销量,怎么说也不可能不让方便面生产企业笑逐颜开。但是,从2013年开始,方便面企业的冬天来临,总销量从最高的462.2亿包大幅下跌至385.2亿包,对此,很多人也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人们追求健康养生了、铁路提速旅行时间变短了、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变少了、学生和白领点外卖了等。

面对方便面市场的逐步回暖,有人认为,泡面榨菜销量下滑曾是所谓“消费升级”的表征,那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又出现了消费降级的趋势。对此,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刘远举进行了否定。他认为,中国人花在食物上的钱并不多,食物不是中国人开支的大头。消费升级或降级的趋势,很难在食品上显示出来,更不可能造成某一品类食品,短期内的大幅度波动。就像网约车,其发展初期实行大规模的补贴,彼时很多平时坐公共交通的市民,薅了一把羊毛,后期补贴逐渐取消,又重新坐回公共交通。难道我们就能据此得出结论,网约车出现的时候,国人消费能力大增,后来国人消费能力又退回去了吗?

还有人认为,方便面市场回暖,不仅不是消费降级,相反是另一种形式的消费升级。从当下老百姓消费状况来看,方便面市场回暖,主要原因是高价位的高端面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凸显了方便面呈现“正餐化”趋势,实质是方便面品质升级。近年来,针对消费需求和消费心态的升级,方便面企业普遍在方便面健康上狠下功夫,进行产品创新升级,纷纷推出了吃得好、吃得健康的高价位的高端面、特色面。从主要方便面企业披露的年报来看,容器面和高价袋面销售额、销量增长明显,占比不断提高,20元的高价面根本不愁卖,这直接带动了方便面销售额和销量的增长。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方便面销量回暖,与外卖补贴少了有关。外卖市场的兴起一度被认为是造成方便面行业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从现实来看,外卖市场对方便面的冲击和影响确实很大。特别是城市,很多原本用方便面“充饥”的办公一族,在外卖市场出现后,都选择点外卖。从2013年起的这段方便面下滑期,也正是外卖市场的快速形成期。但是,外卖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其自身的矛盾和问题就逐步暴露出来,包括价格、速度、服务等。再方便的外卖也没有方便面来得更方便。特别是一些时间要求比较高的办公族,他们也开始对叫外卖和自己泡方便面进行比较,最后作出了重新选择,继而方便面又重新回到了写字楼,从而使方便面与外卖市场的竞争趋于平衡,方便面市场也开始回暖。

显然,方便面市场的回暖,既有企业自身的努力,也有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消费理念的转变等,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某一品类食品销量的变动,得出消费升级或降级的结论,未免站不住脚,只是消费者的个体选择而已。

2019-09-18 闻道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5034.html 1 “方便面回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