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师琪 王洪玮
9月24日早八点,天空下起了小雨,济宁市兖州区龙桥街道锦绣社区文明实践站专管员翟胜男像往日一样带领妇女志愿者开始了“窗帘之约”:敲开十多位老人的房门、拉开窗帘、整理房间,帮着做饭、吃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妇女组织和干部发挥独特作用,在党的建设、社会治理、文明培育、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等重点工作中贡献‘她’力量,带起了文明新风正能量。”龙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姬瑞敏表示。
据了解,该街道按照“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标准要求,构建起志愿服务“大体系”。街道组建了“1+20+N”巾帼志愿服务队,即:1支街道巾帼志愿服务大队、20支村(社区)中队和巾帼文明岗等N支常态化骨干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小队,她们常态长效化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成为群众身边不走的巾帼志愿服务队。
龙桥街道辖区内党政机关多、广场多、文化活动场地多,街道顺势而为,成立龙桥街道广场舞妇联组织,发挥新百汇商圈妇联组织优势,主动对接辖区物业企业、幼儿园、公益组织,打造“旧关社区妇女微家”“新百汇商圈妇女微家”“幸福里托育中心妇女微家”等“妇”字号服务品牌,整合资源、融合发展,将妇联力量拓展延伸至基层末梢。
龙桥街道培育了“巾帼网格”治理品牌,即:以街道妇联主席总牵头,村(社区)妇联主席片区负责,妇联执委和妇女工作者联系家庭的网格化服务模式,整个辖区划分为771个微网格,动员447名巾帼网格员加入“窗帘之约”志愿服务行动,大力营造妇女服务在网格、妇女满意在网格的良性互动格局。 该街道探索执委“五微工作法”,充分发挥147名妇联执委广泛联系妇女群众的组织优势,开展“数字门牌+”服务群众行动。群众通过“数字门牌”小程序上报问题事件,妇联“执委领办”。 组建婚恋隐患排查队、家庭矛盾调解队等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家庭发现化解家事纠纷,及时发现并上报、处置问题,妇女组织和广大妇女干部成为群众身边不走的志愿服务队。
龙桥街道还组建了巾帼电商志愿服务队伍,在巾帼直播间、快递物流企业中,建立“巾帼科技微家”“帮美微家”,成立创业就业掌上联盟,带动广大妇女积极抢占“云端经济”高地,帮创业、帮就业、帮增收,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振兴、文化“两创”、文明创建中释放出无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