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第04版:

28年的良师益友

济宁市任城区委办公室 郭怀清

算起来,《济宁日报》已陪伴我整整28年。时光荏苒,很多的往事已冲刷得没了棱角。但是,我和《济宁日报》的情感却随着岁月的绵延,愈加深厚——是她见证了我成长的足迹。

每每看到那一本本鲜红的获奖证书,我便想起她;每每写出一篇篇在读者中产生反响的消息、言论等作品,我便想起她;每每听到那一声声的赞扬,我便想起了她……她就是我的良师益友——《济宁日报》。

那还是20几年前,我在一个乡镇工商所上班。因为离家远,又是刚参加工作,需要有益的精神食粮来填补“8小时以外”的空白。

我非常喜欢写作,便把别人看电视的时间用来看报纸。工作在工商执法第一线、工商监管最前沿,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就是我的责任。但是,当我面对纷繁复杂的执法环境,看到同志们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地工作时,我才真正感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商行政管理人员,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具体的行政管理执法程序只受过简单的训练,离自己的岗位要求还有差距。怎么办?除了向领导学习,向老同志学习,我还有一位无言的“老师”——《济宁日报》的《商贸》专栏。

这个栏目贴近基层工商执法监管工作,富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我从阅读中领略到法律的尊严,也增长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写作水平,这位“老师”为我的工作注入了极强的助推力。

经过了反复的学习、研究,我试着投了几篇“豆腐块”,数周后终于见诸报端,我兴奋得几宿难眠。在各位编辑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一篇篇消息、一幅幅新闻照片相继发表,每一次我都会激动很久,都要对照原文查找编辑老师修改、提升的痕迹。

自从遇见《济宁日报》,关注《商贸》专栏以来,我受到了很多教育和启发,特别是学到了很多商标监管法律知识,提高了自身的基础知识水平。

几个月的岗位磨练,使我变得更加的坚定和自信了,对工商行政管理的意义和职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无论多难,我也不会服输,因为我有这样一位“老师”撑起我的脊梁。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我从业余写手成了一名专职宣传工作者。我的办公室里,有了为我订阅的《济宁日报》,读报、用报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将重点的理论文章、新闻报道剪辑成册,在组织别人写稿投稿的同时,我的上稿率日渐提升,多次被上级授予宣传报道先进个人称号。

随着职务的晋升,我肩上的担子变得沉甸甸的,但我没有辜负“老师”对我的厚爱,更勤奋地采集工作中的亮点和生活中的真善美,这都缘于“老师”教我一遍遍地读懂了什么是良知、什么是责任……

28年,我和《济宁日报》一同走过了每一天。现在,我借调任城区委办公室工作,回望走过的路,我发自内心地感慨:感谢《济宁日报》,是她给了我一双“发现的眼睛”和成长的力量。这是我28年来结缘《济宁日报》最真实的感受。

如果没有《济宁日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陪伴与教诲,我今天的这一切都无从谈起,是她让我一次又一次站在新的起点,不停地前行。

如果说,她是一片大海、一片天空,那么我愿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作为我真诚的祝福。

2023-10-15 济宁市任城区委办公室 郭怀清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9707.html 1 28年的良师益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