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5日
第03版: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杜爱华

10月7日至8日,党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正式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昭示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高度,指明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方向。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论述非常丰富、非常深刻、非常系统,形成了逻辑缜密的文化思想体系。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用“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我们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了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强调“两个结合”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规律性认识,强调“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此次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七个着力”的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守正创新,又有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部署要求, “七个着力”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是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

二是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

三是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引导入人心、实践养成见行动、制度保障强约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形成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

四是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讲好中国故事,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文化认同,强化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

五是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赓续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必须守正创新,既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继承革命文化,还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六是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七是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通过交流互鉴,对内有强大凝聚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外有强大的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国、理解中国、爱上中国。(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3-10-1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9699.html 1 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