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第04版:

促农村消费 助乡村振兴

■高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使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焕然一新的重要途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始终把处理好农村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作为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消费扩容提质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必须提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塑优消费市场发展环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应将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倾斜,提升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环境。加快农村公路提质改造,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和全域旅游的突破口,进一步推进“四好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新基建,加快在农村布局建设“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挖掘“5G”、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农村生活场景应用,激发农村消费新的增长点。加强县级物流配送中心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扩大电子商务配送站点建设范围,促进县域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全覆盖,提高流通效率。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做优释放消费潜力文章。“产业兴百业兴”,要培育壮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打造优势特色百亿产业要求,着力培育“一县一特”龙头企业,鼓励创建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支持有条件企业挂牌上市。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科技手段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和农村电商平台跨越式发展,促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特色小镇发展,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打造“宜居、宜商、宜业、宜养、宜游”的新型现代农业发展空间平台,引导企业、资金、人才等要素聚集,打造产业强、富民好、配套优的产城融合示范点。

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筑牢消费基础和前提。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要进一步拓宽农村居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要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层次,加强农村劳动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推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逐步向更高层次的技术工人和产业工人转型。要提高经营收入潜力,鼓励农民就近创办农业企业,降低农民创业门槛和经营成本,支持农民采取合作、联合、参股等方式发展一二三产业经营项目。要释放财产性收入红利,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机制,打造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推进土地经营权、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保障农民的土地收益权。(作者系中共泗水县委党校教师)

2023-10-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9565.html 1 促农村消费 助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