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
第03版:

宿州:“数实融合”向未来

■本报记者 武旭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算力不仅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支撑,还催生出新的经济增长点。位于宿州市埇桥区的“安徽汴水之畔科学计算中心”,由超级计算中心、技术研发中心、计算产业化基地等模块共同组成区域算力中心,其中超算中心部署计算节点2600个,主要面向科学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应用领域,构建国内外一流的通用化商业超级计算服务平台,支撑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产业升级与科技创新,打造算力互联与算力智能的技术体系与经济体系。

在阿里巴巴迅犀(宿州)产业园区的羽绒服“智造车间”内,现代数字技术与各类先进传感器将整个生产流程链接成一张智能化网络,将传统“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制造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多个生产环节实现80%以上的自动化率,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实现灵活定制化和柔性生产。

在砀山县良梨镇的万亩梨园中,一个个白色小方盒隐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秘诀。依托数字农场管理系统,果农们可准确获得气候指标、病虫害密度、果树健康状况等多项信息,为科学实施田间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良果率进一步提高。果园之外,砀山梨积极“上网触电”,一批“电商达人”成为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一个个冷链物流、电商产业园区拔地而起。

窥一斑而知全豹。近年来,宿州市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充分发挥云都宿州大数据、云计算产业优势,积极探索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加快打造基础设施条件好、创新策源功能优、产业引领能力强、开放合作水平高的工业互联网高地,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4日,宿州市工业互联网协会正式成立。作为深化数字赋能的重要举措,宿州市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培育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前,宿州市已培育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领航应用案例2个、国家级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1个,建设东方果园、泰盛纸业、笑果饲料等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场景40余个。培育智能制造典型示范案例,探索智能制造标准化、模块化、精准化的推广路径,先后打造8家省级智能工厂、3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贯彻“双碳”战略,突出数字化引领和绿色化协同,打造绿色供应链生态,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3个、国家级绿色产品2个,省级绿色工厂10个。

数字化转型是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宿州市抢抓工业互联网发展重要风口、抢占关键赛道,立足产业优势,谋划启动建设了服装、制鞋、绿色家居、绿色食品、梨产业五大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围绕灵璧轴承产业、泗县汽车零部件产业、宿徐产业园工程机械产业,分别打造区域转型样板,带动全市各类开发区整体推进数字化转型。

2023-10-19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49554.html 1 宿州:“数实融合”向未来 /enpproperty-->